第A06版:都市

20台上海原创大剧爆款不断

上海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启动

记者 陈宏

本文字数:1418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将于10月1日至11月23日在沪举办。展演遴选20台上海原创剧目,大剧爆款不断,将全面展现上海文艺创作成果,体现上海文艺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厚氛围。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双创”精神激荡时代交响

    此次舞台艺术展演的核心思想贯穿了“双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海,始终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以这次展演为契机,呈现了多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创新精神的作品。

    由上海歌舞团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舞剧《李清照》,聚焦“一代词宗”李清照,力求通过舞蹈语言,道出其诗词的神韵,挖掘她的内心世界,展现她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舞剧生动再现宋代的日常风貌,更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美学特质。舞台设计汲取宋代美学的精髓,并巧妙融合江南文化的诗性美感。主创们精心运用留白技巧,为舞台留下宽广的空间,赋予舞蹈演员更多表达的余地,也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李清照》用现代的艺术形式,去重新诠释和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沪语戏剧的涌现更是将“双创”精神贯彻到底。《繁花》《爱情神话》《长恨歌》等相继接力掀起阵阵沪语风潮,多部融合海派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的作品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也凸显上海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包容、开放、创新的精神。海派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些作品的呈现,不仅与全球文化对话,更在现代语境下重新焕发生机。

    红色经典联结历史与未来

    此次展演的另一大亮点是对红色主题的深入挖掘与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重要动力。此次展演中,不乏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作品,如盛演六十年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传唱至今的沪剧《芦荡火种》,也有近年来风靡演艺舞台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陈毅在上海》、现代京剧《龙潭英杰》等。它们不仅传承了革命精神,还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进一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与人民同心同行的光辉历程。

    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开拓舞剧创新表达,自2018年首演以来,该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超650场巡演。作品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以其卓越的舞台表现力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成为了新时代红色文艺的典范,也展现出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通过杂技讲述红色故事的《战上海》,表现了上海解放初期的历史风云。杂技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演绎革命历史,再现了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使得这一红色题材充满了独特的艺术张力。今年是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60周年。60年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20台上海原创大剧爆款不断 记者 陈宏2024-10-02 2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