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新时代 共享未来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进博会让世界共享中国开放机遇与红利

本文字数:2449

    进博会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共谋发展的决心和姿态。新华社 图

    潮涌东方,博惠世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绘就四海宾朋共赴共赢之约、发展之约、未来之约的绚丽画卷。在开放中彼此成就,在开放中共创未来。一扇“进博之窗”,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共谋发展的决心和姿态,彰显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享未来的诚意和胸怀。七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倡导和引领下,进博会越办越好,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既为深化各国互利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宝贵平台,也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并进、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动力。

    以开放汇合作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这样阐述开放的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七年来,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成绩单”越发亮眼,凸显中国扩大开放的重信守诺。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累计组织1130多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各地开展精准对接,不少展商在中国开设新门店、新工厂、新研发中心。

    “进博会是中国持续推动开放共赢的绝佳案例,为参会企业提供难得机遇,我们受益匪浅!”德国凯傲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郭进鹏感叹。在他看来,进博会不只为展、不止于会,更为中外企业实现圈层互动、拓展合作半径、共享发展机遇架起一座合作和友谊之桥。

    “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就进博会“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新期待,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一组数字见证第七届进博会的开放新高度:企业展将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上届,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

    以开放促发展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就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出时代强音。

    以负责任大国担当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今年是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三周年,“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既是中方倡议的价值追求,也是进博会以开放促进共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第七届进博会将支持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并举办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以实际行动为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打开新的机遇之门。

    埃及企业家协会执行董事穆罕默德·优素福说,不少国家多年来饱受贸易投资不公、被某些西方大国剥削资源之苦。中国搭建的进博会平台令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体现了中国以开放姿态与全球南方国家共享现代化经验和发展成果的真诚愿望。

    以开放聚创新

    “各国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阐明创新的重要意义。

    紧跟时代步伐、培育新质生产力,进博会着力打造新专区新赛道。前六届进博会已有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科技创新的“进博效能”辐射全球。

    第七届进博会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诸多“首次”“首发”值得期待。科技主题区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专区产业链,升级人工智能体验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立邦、米其林、通用电气能源等企业将分别带来“中国首发”“全球首发”“亚洲首发”展品以及“亚洲首展”前沿技术,一件件新展品、一项项“黑科技”,凸显海外企业对进博会的重视和期待。

    进博会见证开放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不仅为国内高新企业展示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提供平台,让外国企业看到更多市场、投资和增长机遇,而且让更多先进技术装备进入中国市场,助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凝聚世界经济增长的创新合力。

    新时代,共享未来。以开放汇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聚创新,中国正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更多国家搭乘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新时代 共享未来 A04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2024-11-05 2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