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住座椅左下方的小扳手,身体后仰,椅背缓慢向下,座椅就轻松变成了躺椅……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躺睡”,上海的学校里也有啦!青年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包括建设中学、竖新小学、庙镇学校等学校在内,目前崇明共有15所小规模学校作为试点率先启用了“可躺式”课桌椅。有了这一“午休神器”,学生仅需一拉、一仰就可轻松实现“一键躺睡”。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午睡神器
睡得更舒服 老师更放心
“小朋友们,午休时间到,请大家把自己的椅子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中午时分,崇明区竖新小学的孩子们饭后休整一会儿,就开启了午休时间。孩子们一拉座椅左下方的小扳手,往后一仰,一张张座椅就变成了躺椅。关掉教室里的灯光,躺在躺椅上,孩子们就可以舒服地入睡。合适的休息姿势帮助孩子们轻松进入了梦乡。
本学期,随着“可躺式”课桌椅的启用,竖新小学的学生午睡由“趴着睡”升级为“躺着睡”。这一升级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以前趴在桌子上睡觉时,醒来以后手和脖子都很酸,现在睡觉的时候,可以完全躺在(椅子)上面。”四年级的蔡同学说,躺着午睡醒来后,自己精神更好了,下午上课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率。
从外表来看,竖新小学新启用的“可躺式”课桌椅与普通课桌椅没差别,而它的“变身”操作也很简单。“就像办公椅调节那样,一拉下面的扳手椅背就往下倒,而且可以任意调节角度,调整到想要的角度松开扳手就可以了。”竖新小学副校长张军介绍说,今年暑假期间,“可躺式”课桌椅配备到学校,本学期开学起,学校每个学生都实现了“躺着睡”。
两个多月来,张军经常到班级里观察、询问“可躺式”课桌椅的使用情况,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这一“午睡神器”很欢迎。“学生们普遍反映,躺在上面午睡更舒服,能更好地休息、放松。老师们则表示,午睡管理更放心了,以前总担心学生趴着睡着后会突然倒下来,现在不但能舒服地躺着睡,而且两边还有扶手围着,安全性也更高。”张军表示,现在小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学生上了一上午课并进行体育活动后,会有一种疲倦感,尤其是午饭后,会很想睡觉,这种时候如果能以更舒服的躺姿入睡,能更快进入休息状态,“以前趴着睡时,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姿势不舒服不愿意睡或睡不着,现在不存在这种状况了,基本都能睡着。”
相比竖新小学,崇明区建设中学在今年初就已引进了“可躺式”课桌椅。一个半学期使用下来,学生们对“可躺式”课桌椅的设置感到满意,哪怕是课间10分钟,只要累了,学生就可以躺一会儿。“上个学期开学时,我们的教室进行了小班化教室空间改造后,比原来漂亮了很多,所以我们同步更换了‘可躺式’课桌椅。”建设中学校长刘金华介绍说,“我们每个班人数比较少,一共就十几个学生,完全有空间。”
刘金华坦言,学校之所以主动引进“可躺式”课桌椅,主要是考虑以学生为中心,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所以想在硬件上为学生创造条件,“现在天气逐渐转冷,虽然教室里有空调,我们也担心学生午睡时会不会冷,所以也在考虑后续如何给学生配备毯子之类的物品。”
舒心躺睡
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
一直以来,孩子中午在学校能否休息、如何休息好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去年8月,教育部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628号“关于尽快实施午休‘舒心躺睡’工程的建议”作出答复,表示将继续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外地一些学校陆续开启了校内午休的探索实践,尝试从“趴着睡”升级为“躺着睡”。但各地在推广“躺睡午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比如场地限制、资金压力等。
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崇明共有15所小规模学校作为试点率先启用了“可躺式”课桌椅,共更换了2600余套。崇明区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潘家琳介绍说,15所小规模学校试点“可躺式”课桌椅的项目,是崇明区教育局推进的“舒心躺睡”工程,“基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区教育局提出保障学生的午休条件,所以在今年暑假期间,我们采购了这批课桌椅,然后配备到学校。”潘家琳表示,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各学校陆续投入使用,目前第一批15所学校已经全部启用。
记者了解到,“可躺式”课桌椅使用操作简单,但对教室空间仍有一定要求,一间教室最多只能容纳25张,因此,此次崇明区第一批试点的都是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基本上全覆盖了,这个学期又新增了一所小规模学校,后续也将给他们配备。”潘家琳说。
“可躺式”课桌椅的启用不仅创造了适合学生舒心躺睡的条件,更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不过,若想大面积推广,现阶段也存在着一些客观困难。比如城区的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普遍在40人左右,而且教室数量比较紧张,基本没有空余的教室,因此推广“可躺式”课桌椅客观存在场地上的限制。据悉,试点情况良好的话,崇明区后续也会进一步探索“可躺式”课桌椅在城区学校推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