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久坐群体为糖尿病易感群体?爱坐不动的你也要注意了!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目前,全球有近5.4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是糖尿病患者大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1.3亿。在上海,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57.4%,即有超过四成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防病形势颇为严峻。
报告显示,公众除了对体形消瘦、肾脏病变和视力下降这三项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危害,认知率尚可,对于其他类型的,特别是那些死亡风险较高的危害,反而认知不足。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的糖尿病易感群体相较其他群体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率反而更低。针对“久坐和缺乏体力劳动两个人群是糖尿病易感群体”的调查显示,学生群体和上班群体作为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最为明显的群体,他们对“久坐群体为易感群体”的认知率分别为32.25%和40.43%,对“缺乏体力劳动群体为易感群体”的认知率分别为47.74%和50.55%,4项数据均未达到及格线。作为“高风险人群”,上班族和学生党本身并未对自身可能会患有糖尿病具备足够的认知。
“糖尿病不是疑难杂症,难在要长期做正确的事。”专家指出,只有合理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保持血糖监测可以监测病情变化。
专家指出,我国糖尿病的认知率仍处于较低水准,基层的疾病科普亟待开展;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疾病认知上,才能更好管理疾病,减轻患者疾病负担的同时,让他们获得更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提醒]
如何避免成为“小糖人”
健康生活
平衡膳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配合诊治
定期到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用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服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需调整用药,需及时和医生沟通。
主动管理
与医生团队共同定制健康管理计划,规律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每年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包括足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等。
平和心态
保持乐观的情绪与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如出现病情变化,在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调整心态。
寻求支持
当血糖控制遇到困难时,可与家人、朋友或病友述说,寻求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