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为青年人而建 与青年人共建

前滩公园巷“玩”出年轻力

记者 冷梅

本文字数:1467

    前滩公园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频频造访。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本报讯 最近爆火的前滩公园巷,凭借其极具结构美感的“无尽之旋”艺术装置,“没有天花板”的半户外街巷、处处友好有爱的设计细节……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最新热门打卡地标。它究竟做对了什么?我们来听一听这个青年友好型街区背后的运营逻辑。

    前滩公园巷街区是陆家嘴集团在三林镇前滩板块投资开发的商办综合街区,贯穿17栋写字楼、2座商业体、1座设计师酒店,触达3个公园及100万平方米的滨水栖息地,致力于填补公共与商业中心衔接的板块拼图。记者了解到,为此,陆家嘴集团团委联动三林镇团委,聚焦街区周边全球领军企业国际总部多、全年龄段顶尖教育资源多、新经济新业态客户多的区位优势,深入调研“新锐能量感白领”“多元成长青少年”“健康悦活新青年”等三类青年画像,进一步助力打造兼具街巷空间天然惬意与街巷商业社交魅力的“滨江轻质生活目的地”。

    果不其然,前滩公园巷刚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频频造访,成为浦东区域时髦出圈的年轻人生活聚集地。记者发现,在战略战术上,前滩公园巷坚持“大朋友圈”布局,通过“共建朋友圈、共创生活圈、共享生态圈”三措并举,进一步深化融合青年集聚的“文商旅体展”多元场景,演绎前滩特有的轻质生活方式。

    聚焦“联结与延伸”共建“大朋友圈”。在这里,以一个全域化、全业态、全互通的“大朋友圈”为出发点,实施“街区联结+”行动。记者发现,前滩公园巷依托区域化党(团)建平台,充分发挥集陆家嘴集团团委和三林镇团委的核心牵引作用,多方共建共享,积极探索与纽约大学、西门子能源、“美one”电商等周边学校、企业、商铺建立组织联系,激活青年活力。

    其次,聚焦“渗透与融合”,多方共创“15分钟生活圈”。这个新街区地标坚持“相互渗透、无界融合”的理念,用适宜的街巷尺度与创意美陈构建可互动、可漫步的邻里空间。

    聚焦“交互与共生”,共享“年轻力生态圈”。记者了解到,基于青年自我实现和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该街区建立了城市空间与青年发展的桥梁纽带。逐渐地,年轻人涌向这里,从偶然漫步到坚定奔赴,让更多青年能够在街区无缝切换休闲生活和工作角色,实现“造梦”到“圆梦”的全周期陪伴。

    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前滩公园巷“上新”的时间不长,但成效颇丰。这里充分体现了“青年友好”的发展理念。精准聚焦国际化、多元化的青年画像,瞄准青年对社交场景、情绪价值的需求,不断增加青年与街区的亲密度和黏连度,让街区实现“为青年人而建”和“与青年人共建”双联动。

    街区创建过程中,营造“与人共处”的环境调性。突出“公园”+“巷”的融合型街区特色,以“没有天花板”的空间营造和“没有套路”的品质服务,在钢筋水泥森林中为青年创造“没有边界感”的独特休闲和社交体验。

    街区养成中也在催生“双向奔赴”的化学反应。例如,在街区提供消费新场景、新体验的基础上,引导、激发多元青年群体深度参与,为街区发展提供创意、注入活力,促使前滩公园巷街区逐渐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金名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问政 A03前滩公园巷“玩”出年轻力 记者 冷梅2024-11-19 2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