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进展,“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是全球面临的临床难题,亟待在理念与技术上有所突破。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日前重磅发布中国团队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研究成果。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临床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一种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方法。11月22日,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举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这项研究成果是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长海)指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团队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国内31家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
该研究瞄准重要、关键的临床难题与患者需求,基于治疗路径的创新,通过亚专科跨领域合作攻坚回答了世界级难题,为全球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指南共识更新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依托这项研究组建的具备国际引领力与影响力的中国顶尖脑血管病诊疗团队,积累了开展高质量、高证据级别国际临床研究的实力和挑战医学前沿的宝贵经验,将持续为世界脑血管疾病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该研究是全球同期最大样本量的针对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此前毛颖教授受邀在2024年美国卒中大会最新重磅研究环节就该项研究成果作发布报告,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令全球脑血管病领域振奋的成果,将为全球相关指南共识更新提供重要证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李强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华山医院倪伟副主任医师、上海长海医院左乔副教授、华山医院杨恒博士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是中国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一项重大成就,也是申康中心组织市级医院开展‘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大收获。”申康中心主任王兴鹏表示,申康中心将进一步推动临床研究迈向更高水平、加快转化步伐,让高质量医学创新真正服务于人民健康。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这项研究堪称神经疾病医学领域创新、协作及追求卓越的典范,为大型临床研究树立了标杆,也将激励更多年轻研究者投身具有迫切性、挑战性的医学研究项目,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