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共筑青年希望之城,让青年近悦远来。在昨天举行的2024年静安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静安团区委书记陆迪介绍说,这两年来,静安聚焦“创新”和“人才”,打造“安业”“安居”“安全”“安心”的青年发展型城区,同步推进静安寺、石门二路、大宁路街道等三个青年发展型街道试点工作,实现卓越青年与卓越静安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安业之城
这两年来,静安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据统计,静安全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40家,拥有(培育)科技小巨人111家。青年成为“新赛道”上的“种子选手”。为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静安研究制定新一轮“1+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94条人才(团队)扶持举措。
为积极推动青年就业民生服务,静安在特色产业集聚的市北高新、大宁功能区设立“青年人才直荐站”,持续拓展“安聚人才”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计划,促进实习就业有效衔接。静安还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建成1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
安居之城
静安积极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在全市首创“青春公寓创建指标体系”,以贴心的服务让青年留得下住得安。
静安共完成65个社区生活圈项目,倡导“全员社区规划师”理念,畅通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渠道。近年来,静安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124家。
静安积极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展览、艺术普及活动,举办了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节、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等一大批备受瞩目的文体赛事、现象级活动。
安全之城
在静安,青年生活便利,办事也很便捷。近年来静安深化“随申办”静安旗舰店建设,优化线上线下帮办服务,智能帮办系统上线事项增加至44项,新增三级网络帮办服务点,政务服务进一步向功能区、园区、楼宇拓展。
这两年来,静安还积极打造青年喜爱的宜人公共空间。推动“无废城市”智慧平台建设。在2024年半年度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静安区再次蝉联全市第一,实现三连冠。在2023年全市市容环境质量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街镇排名中,静安寺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包揽全市中心城区街镇前三名。遍布街角的13座口袋公园,22座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园,都让青年得以诗意栖居。
安心之城
关注青年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静安优化调整“白领午餐工程”、开办“市民艺术夜校”等一批示范牵动的青年特色品牌项目,全面推广“青年夜校”。静安关心呵护“一老一小”两个最“柔软”的群体,缓解青年后顾之忧。目前,14个街镇实现“宝宝屋”全覆盖,建成15家科学育儿指导站,全区开设托班幼儿园比例达78.4%,位居全市前列。在为老服务方面,继续做好为老服务“一键通”服务,继续开展好“老吾老”家庭照护、“乐龄有伴”等服务项目。
静安还通过“人民建议征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等制度安排带动更多青少年“以青春之智助力静安善治”,先后建立99家青春社区和86家青年自治理事会,激活社会治理青春密码。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宜学、宜居、宜康、宜创、宜业等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融入全区规划编制,让惠及青年民生的政策可感、可知、可达。”陆迪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