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继续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这座城市的冬日注入了温暖与活力。通过音乐会、千店义卖、开年行善、慈善晚会等多元活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传递善意与关怀,为上海慈善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开启了新一年慈善事业的新篇章。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实习生 张欣雨
悠扬旋律 致敬“好心人”
作为“蓝天下的至爱”的品牌活动,一期一会的慈善音乐会如约而至,悠扬的旋律再次在上海大剧院响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携手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举办的“蓝天下的至爱·安利之夜”新年慈善音乐会,以优美的音乐致敬并感恩过去一年里为上海慈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好心人”。音乐会现场,来自意大利爱乐乐团的演奏家倾情献艺,演奏了《我爱你中国》《蓝天下的至爱》《梁祝》以及《蝙蝠》序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等多首经典曲目。这些作品不仅带来了极高的艺术享受,也承载着爱心力量的传递。
据悉,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2024年全年共募集款物9.8亿元,并开展了涵盖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多个领域的慈善公益项目。自成立以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累计总收入达199.7亿元,历年总支出超过163.8亿元,受益人群近5500万人次。副理事长张华表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将继续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努力营造“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良好氛围。
千店义卖 帮扶“一老一小”
为了帮助社区中的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2025千店慈善义卖活动在徐汇区港汇恒隆广场正式启动。从1月1日至7日,沪上的爱心企业及商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义卖活动,捐出全部或部分利润作为善款。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成为城市温度的一个重要标记。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募得善款近1135万元,定向用于支持社区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的生活改善。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自2023年起全面启动了“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两年间,该项目筹集慈善基金逾1亿元,出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12大类50余项为老服务项目,惠及超过20万人次的老年群体。此外,徐汇区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助老伴你行”品牌项目,包括数字化培训、家庭照护床位补贴、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等多项措施,旨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感。
开年行善 “益”起暖意融融
此外,“开年行善‘益’起来”元旦慈善主题活动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举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书法家张卫东与孙清受邀为捐款者写“福”字,《新民晚报》高级记者晏秋秋也为前来捐赠的市民送上“福”字。同时,第十届上海市“慈善之星”彭广兵带领其公益团队提供便民服务,接送高龄老人出行。海马为老服务中心合唱团演唱歌曲,将活动推向高潮。
此次慈善活动中,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代表处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推出“徐汇益行·未来共创”系列慈善公益项目,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资源。活动当天,还特别设立了多个公益摊位进行项目展示和义卖互动,如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现场肖像创作、上海市中医医院提供的健康咨询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公众对慈善理念的理解和支持,也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实际援助。
慈善晚会 展现城市温度
1月5日晚,“帮助他人,阳光自己”——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在东视剧场温馨上演。晚会通过情景剧、小品等形式,讲述了过去一年发生在申城的暖心慈善故事。这些温暖感人的瞬间不仅体现了爱暖全城的社会慈善氛围,更是社会各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标志,展现了“向上向善”的上海城市软实力和正能量。
本届活动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主办,活动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开幕,在为期36天的活动周期内,全市共举办了各类慈善公益活动超360项,捐赠收入达2.04亿元,项目支出达1.39亿元。其中,通过互联网端筹集的善款达2250万余元。此外,有近45万人次访问“蓝天下的至爱”集成网页,参与线上爱心义卖、各类爱心打卡等活动。
歌舞《蓝天下的至爱》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也带领观众走进了一场别样的“城市温度打卡之旅”。情景讲述《繁星点点》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用“小善”描绘出城市大爱:在养老院,志愿者刘恩宇十年如一日为老人送腊八粥;在烈士陵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师生修复抗美援朝烈士画像;在“凡人善举·爱心窗口”,93岁的老党员李仁杰设立助学基金,同时鼓励投身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为下一代指引人生之路。
在音乐厅“打卡点”,小演员依毛携手力量之声组合以及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共同演绎了歌曲《我们》。据介绍,小演员依毛是通过“慈善光明行”项目在上海完成了慈善手术,恢复视力,并在慈善晚会上实现了唱歌梦想。情景剧《我的妈妈》真实还原了“邻家妈妈”志愿者用情用心呵护“监护缺失儿童”的暖心故事。“邻家妈妈”志愿者代表也来到了晚会现场,与上海福美爱心合唱团“爱心妈妈”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演唱了歌曲《是妈妈是女儿》。
慈善公益的精神,诠释着一座城市和一个时代的梦想。“公益市集”打卡点展示了“晨光公益”“非遗老虎鞋”和“亮吧咖啡”摊位,“快乐慈善”“随手公益”在这里处处可见。各界企业和公益人士通过售卖文具、老虎鞋和咖啡,为支持乡村学校美术教育、非遗文化保护、帮助长期务农在家的妇女、残障人士、特殊人士、孤独症人士提供了就业帮扶。
生命如歌,感动你我。小品《生命的延续》讲述了残障人士王瑢捐献骨髓的爱心故事。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在王瑢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个“王瑢”,第566例骨髓捐献者胡文鑫是一名火车司机,他说:“生命面前,我的选择就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