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结合博物馆馆藏挖掘更多春节年俗

记者 刘昕璐

本文字数:776

    本报讯 记者 刘昕璐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如何过好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成为代表的热议。

    “我们馆藏的古代灯具到豫园‘出差’了,欢迎大家去探班!”谈及这个春节,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博物馆馆长余思彦开心又幽默地说。2025年是豫园灯会三十周年,今年豫园灯会已于1月1日正式亮灯,以非遗灯会迎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可谓相得益彰。同期亮相的还有“不止灯彩”中国灯彩艺术展。这也是为春节成功申遗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展览以灯、灯会、灯彩串连主线,从历史、民俗、技艺、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阐述,带领观众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追光之旅。

    灯彩是依托新春灯会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而发展演化的艺术形式。余思彦说,今年金山博物馆馆藏的13件“出差”文物,多为金山博物馆未对外展示过的库藏,此番破例在豫园璀璨登场。古灯自秦汉至明清,青铜人形灯、陶制豆形灯、熊形灯、元宝灯、省油灯、挂壁灯、宫灯……每一盏灯都镌刻着所属时代的鲜明印记与独特风貌。13盏古灯共同点亮了中华历史长廊,让观众与这些文物“对话”,洞悉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与生活方式,通过古灯解读中国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

    庆祝传统新年,的确又何止于灯彩。从腊月二十四的除尘祀灶,到除夕的祭祖守岁,再到大年初一的拜年贺岁……余思彦说,“我也希望,每个游子回乡时,都能去深入挖掘一下各自家乡的过年习俗,就像我老家的英歌舞,去年已经火到了国外,这都是非常振奋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8结合博物馆馆藏挖掘更多春节年俗 记者 刘昕璐2025-01-15 2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