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让城市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成就青年

记者 刘昕璐

本文字数:1016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戚建豪。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句话深深吸引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戚建豪,其中之一便是“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这也是“青年发展型城市”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要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成就年轻人,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戚建豪说。

    戚建豪认为,传统吸引人才的方式,给予的是户籍、就业岗位、住宿补贴、人才补贴等政策,是“要你来”的视角,而上海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应采用青年视角,形成青年人“我要来”的思考维度。

    戚建豪曾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就是生活方式“吸引”年轻人、城市特色“留住”年轻人、城市产业“成就”年轻人。对此,他深以为然。

    戚建豪建议,围绕年轻人的需求定制城市,促进他们主动选择城市,并留在城市。“比方说,在城市更新和改造的过程当中,建设适合于年轻人消费的场景、生活的场景,形成特色街区,让青年聚集在一起,对街区更有认同。”

    戚建豪关注到,亚洲大厦的《阿波罗尼亚》演出,场场满座,有的粉丝甚至连看几十场。周末的Citywalk,来自长三角的青年也总是乐此不疲。最近的免签政策,海外青年特别是亚洲青年把上海当作“新手村”。这都是吸引世界青年的第一步。

    “要留住年轻人,物质激励不是最主要的,应该是他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岗位,当他热爱时,就会踏实工作。”在戚建豪看来,年轻人易以兴趣爱好驱动行动,因此,如果这座城市提供给他们更多“兴趣爱好与工作机会相结合”的选项,而且这些选项要有清晰可见的发展阶梯,也就是有了更多留下来的确定性。戚建豪以发展新型服务业举例,如果能给年轻人喜爱的ACG(动画、漫画与电子游戏),除了二次元消费中心,还拥有从创意到制作再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戚建豪表示,城市更要成就年轻人,给予全球青年来上海发展创业的机会,让青年和上海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7让城市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成就青年 记者 刘昕璐2025-01-16 2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