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

奋勇争先实干家

多站在居民立场 为他们多想一步

85后“小巷总理”用“三段六步法”,撬动全民参与杠杆

记者 周胜洁

本文字数:1481

    华院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葛俊。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本报讯“我们小区知识分子多,文化层次政治觉悟都很高。”东临华东政法大学,南靠中山公园的华阳路街道华院居民区原为华东政法大学的教职工住宅区,约80%的居民为学校教职工,负责这样的小区有优势也有挑战。

    作为85后,华院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葛俊探索“五民”工作法,运用基层协商“三段六步法”,推进精品小区建设、电梯加装、苏河华政湾步道开放、中山公园围墙打开,提升居民参与感与幸福感。

    不少华院居民区老居民眼中,葛俊是小年轻,提到葛书记时都会说:“小伙子很热情很亲切,凡事都会征求大家意见,跟加梯公司谈判时又能为了居民利益据理力争,被不理解的居民指责时,也会很有耐心地解释。”

    85后葛俊2019年来到社区工作后,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基层工作团队。葛俊说,华院是一个处处讲理的地方,挂着“缘圆园”牌匾的小亭子就是一个基层民主协商点位,小到种什么花草,大到加装电梯,居民都可以在此协商议事,“在居民区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民主协商的氛围。”

    葛俊借助“缘圆园家园议事会”议事平台,探索形成了“事前——收集各类问题、拟定公共议题;事中——征集解决建议、协商确定方案;事后——公开协商结果、监督方案执行”基层协商“三段六步法”。家园议事会由小区14个团队组成,一季一会民主协商讨论从居民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寻找更优解决路径,并形成了“民主协商议事导图”。居民参与治理不再是一件难事。

    葛俊说,就如加装电梯,议事会牵头居民多次协商,葛俊还带领基层工作团队积极发动楼组党员,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用照片、文字等形式打造连廊空间,营造“相亲相爱”的楼组氛围。

    如今,长约900米的苏州河华政滨河步道“一带十景”早就成为市民Citywalk打卡的热门地。思孟园、格致园、倚竹院……华东政法大学的百年历史建筑群与苏州河完美融合。

    苏州河慢行步道东延伸段贯通工作启动伊始,葛俊了解到不少居民对安全隐患、噪音扰民等都有顾虑。为此,家园议事会牵头居民多次协商,通过全员参与和表决,解决了“围墙开不开、怎么开”“步道怎么管”等问题。同时,他们从居民角度出发,在小区步道入口安装了智能门禁和安防监控,规定了开放时间。“我们采用一系列人防和技防措施,保证社区的安全秩序,也打开了这片围墙。”

    自从步道开放后,居民周老伯每天都会来此散步、健身,空气好、离家近,“步道开放后,我们也很欢迎,整个步道就和我们后花园一样。”

    此外,在万航渡路华院小区沿街围墙还打造了时光影廊,见证了百年苏河步道的贯通和百年中山公园的开放,成为周边居民的“网红”打卡点。

    工作也为葛俊带来了改变,受到居民影响,他开始种植花卉、养了小鱼,“我现在和居民有了共同话题,感情也就更近了。”他常感叹,在华院周边,有百年道路和百年公交,有百年校园华东政法大学,也有百年公园中山公园,“这么美好的地方,我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多站在居民立场,为他们多想一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8多站在居民立场 为他们多想一步 记者 周胜洁2025-01-20 2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