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新修订《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有突破

“留级”或将重启

记者 刘春霞

本文字数:1460

    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消失近20年的留级制度或将被重新启用。新学期到来之前,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其中第14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留级生”身份的重新出现,将给这部分学生以及学校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03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本报讯 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消失近20年的“留级”要悄悄回来了?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引发公众关注。对此,教育专家表示,《办法》中明确指向的是“特殊教育学生”,因此影响面不大。

    此次修订版《办法》包括了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办法》突出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做了细化规范。明确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的核办工作。同时要求,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引发热议的是《办法》的第十四条:学生升学时,各方应依据招生政策、招生计划,以及学生实际报到情况,在全国学籍系统完成学籍转接。升入学校应及时接收学籍档案,并按要求做好档案内容的补充与更新工作。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由其所在校委托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判定学生是否升级就读或毕业、升学,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并在学籍系统中完成登记,交由上级学籍管理部门审批。

    这一规定中的“允许其降级就读”,被视为是变相的留级机制,并被认为是留级制度的隐形回归,由此也引发了网友关于“留级”制度的大讨论。有网友表示,既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就不应该实施留级制度;也有网友认为,以前取消留级制度,是因为教育资源紧张,留级生挤占了义务教育资源,未来随着学生数量减少,不存在占用资源的问题,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允许留级或跳级。此外,也有网友担心:如何评判留级?留级会不会引发歧视进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这个(降级)制度的影响是不大的,因为规定非常明确指向的是‘特殊教育学生’,而且要有‘特殊情况’才可以允许降级就读,这样的学生是很少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的是特殊教育学生可以随班就读,有的学生可能跟不上学业,那么经过评估或家长申请可以降级求学,以保证他们完成义务教育,但这是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的,“而针对普通学生,目前的学籍管理办法(降级)是不允许的,规定已经非常明确了。”

    熊丙奇表示,关于“留级”,一直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比如是不是会导致对学生的歧视、学校教育资源是不是允许,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年限是9年,“留级”后怎么算等。他认为,未来随着学生数量的下降,学校的学位资源不再那么紧张,可以适当考虑探索面向普通学生的留级制度或跳级制度,“但这些制度要避免‘唯分数’‘唯升学’这种功利倾向所带来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问题,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头版 A01“留级”或将重启 记者 刘春霞2025-02-13 2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