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气温如过山车,上海市民能在短短三天内感受四季。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对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造成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
本周是都市健康日婴幼儿呼吸健康防护周,主题聚焦于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的保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国庆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和社会各界应提高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婴幼儿筑起健康防线。
呼吸道合胞病毒处在高发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期通常为11月至次年4月,目前仍处于高发期的尾段,家长需保持警惕RSV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和轻微咳嗽,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加重,患儿可能出现频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甚至紫绀(口唇发紫)等严重症状。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张国庆表示,RSV感染不仅可能导致住院治疗,还可能对肺功能造成长期损害,甚至影响心脏和脑部健康。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科学预防措施呼吸道合胞病毒?由于RSV感染后尚无特效药物,多采取对症治疗,所以该病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已有获批上市的RSV长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可提供特异性被动免疫防护,预防新生儿和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流行季节(当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包括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华医院等7家医院12家院区可以注射单克隆抗体。
张国庆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手部卫生,家长和照顾者在接触婴幼儿前务必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幼儿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减少婴幼儿与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风险。此外,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免疫成分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
儿童流感防治仍面临挑战
除了合胞病毒外,流感病毒仍然是众多家长关心的话题之一。
根据全国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15岁以下儿童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负担最重,远高于成人。我国流感导致的住院病例中有90%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重症病例,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流感相关脑病或脑炎是儿童流感的主要死亡原因。据我国疾控中心的流感疫情报告显示,90%以上的流感发生在学校以及托幼机构。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儿童流感防治又将面临挑战。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广场的健康科普快闪活动吸引众多关注。活动设置识别流感症状贴纸、打败流感、健康许愿等关卡,将科普与娱乐融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积极投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增强了流感防控意识。
本次“预防流感,阻断传播”公益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其间将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包括流感预防知识科普、专家讲座、互动游戏等,旨在提高公众对流感预防的认知,倡导科学预防理念,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流感传播快、影响广,校园防控至关重要,强化宣传引导、借助校园广播普及知识,同时加强校园卫生整治,全力保障校园公共卫生安全。”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