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经过近两年多时间重新包装升级,最近,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团委品牌活动“周末计划”每次开放报名,常常不足30秒就能抢完45个名额。这一迅猛势头,让校团委倍感振奋。
今年,“周末计划”品牌活动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在大思政协同育人的背景下,计划还将上新“直播间”,用青年人的视角通过AI数字人口播介绍和传播上海文化,让青年人认识上海、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再让全国乃至海外青年了解上海文化。
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要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周末计划”应运而生,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旨在通过社会大课堂的形式,将思政教育、艺术实践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新路径。这不仅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对高校育人理念的创新实践。
“周末计划”自推出以来,已走过十个春秋,共举办了156场活动,涵盖文化、艺术、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已覆盖上海及周边城市的3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20多个艺术场馆和10多个科技园区,累计参与学生超过5000人次。
活动场次从最初的每年10场增加到目前的每年20场,覆盖面逐年扩大。该计划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互动体验等方式,落实社会大课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
最近,“周末计划”还屡屡出现不到30秒就能抢完45个名额的盛况。去上海博物馆古埃及特展上一堂“展览中的思政课”,到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感受江南文化等专场活动,甚至20秒就抢完了全部名额。除了创下手速,组织方更是感受到,大家从学校出发即刻开启了“破冰之旅”。
“每一次除了学生组织带队,有一位辅导员老师也跟着带队,还有学生提前给大家讲解本次看点,让大家在车上相互认识,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介绍,“周末计划”以红色教育为核心,组织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年均举办活动12场,覆盖学生800人次。“周末计划”走进红色文化场所,不仅是为青年学子上一堂宝贵的思政课,更是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回顾。
在此基础上,“周末计划”新增美术馆、非遗工坊等实践点,活动类型增至6类,年均参与学术突破1500人次,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到HOW昊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场馆,“周末计划”带领同学们领略了多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光影交织中,同学们感受深厚的艺术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也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
此外,“周末计划”还融入科技创新,带领同学们走进临港松江科技城、G60科创走廊等,让同学们对科技创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拓宽对不同产业发展的认知视野。
如今,“周末计划”已逐渐成为学校具有影响力的校园品牌活动。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行走的“大思政”与视觉的“新课堂”的有效衔接,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完成从“个体成长”到“社会贡献”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