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本报讯 萌宠经济、健康疗愈、早C晚A、潮流手作……琳琅满目的青春经济特色商家,正在用新业态重构青年消费新场景。昨日,“消费新YOUNG态 宁聚兴经济”长宁区青春经济首发仪式暨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与青春经济思享荟在愚园路顺利举行。
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中共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平,中共长宁区委副书记岑福康,活动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的领导,以及相关专家教授、企业高管、资深媒体、青春经济主理人代表等70余人参与活动。
今年,长宁区在新春第一会——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推出了2025版“八张特色牌”,其中,“打好青春经济牌”作为特色牌之一被区委区政府正式提出。为进一步推进落实上海提振消费六大专项行动,3月10日,长宁区发布全市首个支持青春经济集聚发展的“青十条”。
中共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平表示,长宁致力于打造青年希望之城,积极推动青春经济发展。在政策上,将“青春经济”纳入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成为“八张特色牌”之一。发布全市首个支持青春经济集聚发展的“青十条”,助力青春经济新业态发展。在环境上,先后打造出愚园路、武夷路、上生·新所等广受青年喜好的时尚地标,长期领跑网红打卡热搜榜,成为年轻人“去班味”的好去处。
中共长宁区委副书记岑福康发布长宁区“青春经济特色商家”认证体系。该体系从青春调性、创新特征、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给予商家指引,经过认证的商家将会享受政府政策专班服务、投融资机构积极关注、金融机构一对一服务、互联网平台推流宣介等多项赋能,助力长宁涌现更多青年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
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陆敏,市服保办副主任韩煦,区发改委副主任鲁春义为青春经济服务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该服务团由9名区级层面的“青春经济服务官”,7名街区层面的“青春街区联络员”组成,将为广大青春经济市场主体提供“一口对接、分层分类”的优质服务。
当天,青春“摊”开玩——长宁青春经济市集在愚园路创邑大草坪同步举行。市集展示了萌宠陪伴、互动体验、奶咖饮酌、香氛香薰等10余种青春经济新业态,打造了一个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让青年群体在轻松氛围中感受青春经济的活力脉搏。
让商业融入真实的社区生活
“青春经济特色商家”有话说
“选择这里,是因为我想让虹膜艺术融入真实的社区生活,是愚园路教会我:商业不是孤岛,而是与社区共生的有机体。”
“灵眸计划”主理人李春
在长宁,每个咖啡馆的窗台,都可能孕育着改变世界的灵感;每条弄堂的转角,都可能藏着未来的商业密码;每个“试试看”,都可能铸就个体的“了不起”;每份“小确幸”,都在编织着时代的“大梦想”。在愚园路的一隅,一家名为“灵眸计划”的创意工坊在开业半月内,就冲上大众金牌店铺。
这是一家摄影写真店,不过拍摄的对象很特殊——你的瞳孔。主理人李春告诉记者,他们以微距镜头捕捉瞳孔中独一无二的色彩纹理,将人类最精密的生物密码转化为视觉艺术品,“每套作品都经过三重色彩校准系统处理,在保留虹膜原始纹理的同时,赋予其超现实的科幻美感。”
在刚刚落幕的长宁区青春经济首发仪式上,这位27岁的创业者和其他四名青春经济主理人一起,共同获颁首批“青春经济特色商家”称号。
为什么选择愚园路?
李春说,答案藏在这条街的基因里——愚园路不仅是上海的历史街区,更是一片创意的土壤。这里既有老上海的烟火气,也有年轻文化的蓬勃生机。“选择这里,是因为我想让虹膜艺术融入真实的社区生活,是愚园路教会我:商业不是孤岛,而是与社区共生的有机体。”李春说。
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派特鲜生联合创始人徐竹君。2月22日,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Pet&Fresh)的首家门店在上海长宁区海粟文化广场正式开业,为消费者和宠物带来全新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为何选择在长宁开首店?她谈到,这一区域不仅拥有成熟的养宠用户基础,还有宠物用品潮流店、精致宠物摄影店等业态,“更重要的是长宁区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据悉,3月底至4月初,派特鲜生将以“十店联开”之势全面覆盖上海核心区域,并推出三大差异化店型:宠物友好店、商场MALL店和社区店。
主动当好政府政策“翻译官”
“青春经济联络服务官”有话说
“过去,政府扶持政策和小店经营者就像两条平行线。现在,我们不仅要帮助小店活下来,更要让他们有归属感。”
新华路街道团工委丁晟
“小李,最近生意怎么样?”“我看到有匹配的活动,你要参加吗?”——江苏路街道工作人员的一条微信,让李春感受到创业路上的暖意。这位曾认为政府是“遥远规则制定者”的年轻人,如今真切体会到政策扶持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当对面街区筹办文创市集时,街道干部主动来电:“给你们预留了展位,年轻人一定会被你们的虹膜艺术吸引!”这种主动邀约,让李春意识到政府支持并非停留在文件层面。
江苏路街道与长宁团区委通过“青春经济联络人”机制,将政策转化为一次次精准的资源对接:既有匹配度高的社区活动推荐,也有场地支持、流量导入的切实帮助。
“过去,政府扶持政策和小店经营者就像两条平行线。”新华路街道团工委丁晟拿着76页的《长宁区青春经济白皮书》说,“我们街道工作是跟青春经济,特别是青春小店是接触最紧密,也是离得最近的。”
作为首批“青春经济联络人”,他的首要任务是当好政策“翻译官”将政策支持、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场地支持、宣传支持等5个方面10条具体措施转化为小店能听懂的“操作指南”。
针对外来创业者融入难题,新华路街道为异乡店主组织团圆会,并通过“店亮新华”推介活动、政策解读会等形式,既解决证照办理等实际问题,又营造“创业共同体”氛围。“我们不仅要帮助小店活下来,更要让他们有归属感。”丁晟说。
“长宁区真的很给力。”向野制果主理人郑郁坦言,政府角色已突破传统管理者定位,转而成为创业生态的共建者。这种“有温度的支持”,让辖区青春小店感受到温暖,更催生出首批获官方认证的“青春经济特色商家”集群。
“在青春经济的准入准营合规指引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也会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服务。”来自长宁市场监管局的“青春经济服务官”吴晔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