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市

看月球正面和背面月壤,听火星传来的声音

上海2025“中国航天日”航天科普展今开展

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2190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今天,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示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启,为航天爱好者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探索盛宴。记者4月23日提前探馆,还偶遇奥运冠军全红婵,她正在好奇地观看的,正是这次科普展中最大的一件亮点展品——“同框”的嫦娥五号和六号取回的月壤样品。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看年轻与古老的月壤同框,听火星传来的声音

    以“东方红一号”的亮相为引,缓缓步入位于上海世博展览馆H2馆的航天科普展区,序厅、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国际合作、航天公益、泰国专区等板块依次呈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1956年,中国航天从零起步,踏上通往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从第一个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到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从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到第一颗气象卫星……无数个从零到一的突破,承载着航天人的执着与坚韧,铺就中国航天的壮丽征途,也寄托着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梦想和希望。

    2004年,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正式批复立项,由此拉开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帷幕。在这次展示中,嫦娥五号取回的月球正面月壤和嫦娥六号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首次在上海同框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连奥运冠军也不例外。

    这一“同框”,让人可以探秘年轻的月表与岁月积淀下的古老月背。嫦娥五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附近,带回了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嫦娥六号着陆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边缘,带回的是这里的古老月背样品。两件样品并置,颜色、密度和颗粒来源的差异,激发着公众对月球演化奥秘的探索欲望。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历时23天,历经11个飞行阶段、6次分离、1次对接,于2020年12月17日携带着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完美收官。现场,可以近距离看到斑驳的嫦娥五号返回舱实物与硕大的返回舱降落伞实物。

    2021年5月15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这是我国的探测器第一次成功登陆火星,标志着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021年6月27日,火星车上配备的声音测量探头,首次采集了火星上的声音,现场也可以听到——原来,和地球上的声音相比,火星上的声音更低沉、更小声,也更慢。

    领取中国航天前沿成果,看上海星箭未来蓝图

    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YF-100火箭发动机实物,凭借液氧和煤油推进剂的优势,为我国重大航天任务提供了强劲动力;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卫星及其成果展示,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天眼”工程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带来了长征十二B、长征八号系列、长征六号、捷龙等运载及商业型号,以及卫星应用及商星配套、御蜂反无人机系统、固态增材设备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示了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1:10)车载箭模型、“楚天”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记者看到,现场从航天科普展区,到航天产业成就展区,都汇聚了众多珍贵展品与前沿科技,让公众领略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魅力。

    专设的“上海地方展区”也很是吸睛。这一展区围绕“创新策源”定位,按照“星箭-技术-终端-应用”的产业链顺序展开,展示了上海在航天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

    “上海箭”区域以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T-7M开篇,展现现役火箭并畅想未来。“上海星”部分的垣信千帆星座模型,展示了上海商业航天的新思路和新成果,这是中国首个巨型低轨商业卫星星座,今年建立商业示范,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无缝覆盖、更低延时、更大容量及更低成本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千帆卫星组网卫星发射采用的是“一箭18星”,组网卫星数还在持续增加。

    “上海科创”部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成果,体现了政策扶持下的技术攻关与发展。“上海应用”部分,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展示了空间信息产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这一展区,能了解到上海未来切实的航天规划——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临港新片区建成卫星产业基地,闵行成为商业航天基地,宝山打造湾谷北斗高精度产业园……一张蓝图缓缓展开。

    记者看到,在这里,航天科普展览不仅仅成为一场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航天精神的生动传递,让航天梦的种子在参观者心中悄然生根,展览将从4月24日持续至5月5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8看月球正面和背面月壤,听火星传来的声音 记者 刘晶晶2025-04-24 2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