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

高中生与青年学者共话城市建设

“青言青语”展现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记者 刘春霞

本文字数:913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本报讯 作为高中学生,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刻苦努力,应当如何积极融入人民城市建设?4月28日上午,上海市光明中学的学生代表与上海社科院青年学者、学生围坐交流,结合校园实践与学术研究,提出创新构想,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当天,光明中学“明行”青年教师理论宣讲团正式成立,这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队伍将以“信仰为灯、学识为帆”,创新红色理论传播方式,助力学生筑牢思想根基。

    第一次走进光明中学时,高一(1)班的高尔忆同学在地铁14号线大世界站出口看到了醒目的“光明中学”指示牌。后来她得知,这是学长学姐提出的提案——他们发现许多新生出站后不能第一时间找到离学校最近的出口,便带着实地调研数据找到地铁管理方。这块小小的标牌,成了高尔忆心中“青年行动力”的具象符号。

    而成为“光影节”的志愿者,更是点燃了高尔忆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去年开学典礼上,校长朱晓薇讲述了“点亮光明”项目的诞生:几位同学用课余时间设计了校园灯光方案,从手绘草图到对接施工方,最终让老校舍在黄浦滨江的夜色中焕发新生。“当我看到百年砖墙流淌出星河般的暖光时,突然明白,原来我们真的可以用‘创意’点亮城市。”高尔忆坦言,学校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平台,让一个个同龄人的金点子,变成一个大项目的故事,“这让我相信,青年的声音不是空中楼阁,是可以真正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之声。”

    2018年,光明中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高中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社团;2019年成立“外滩学区”学生理论学习社团联盟;2024年9月依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智库,成立了光明中学学生社会科学研习基地。昨天,光明中学团委又与上海社科院团委签署协议,深化青少年社会科学研习基地建设。未来双方将在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生涯规划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接触前沿学术、提升社科素养的优质平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8“青言青语”展现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记者 刘春霞2025-04-29 2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