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仅让中国动画电影在海内外出圈,更让一批实力导演进入观众视野。除了饺子导演外,担任联合动画导演的上海红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导演戈弋一时之间也为众人所知。
上周末,戈弋现身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他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文化才是漫漫星空长河里我们真正的“玉虚宝库”,自己要做的就是加大国际传播力度,用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不懂平衡有时会适得其反
回忆创作《哪吒2》的点点滴滴,戈弋印象最深的是贯通创作全周期的中国元素。“比如哪吒登场的方式,是受到了传统京剧花架子的独特表演形式的启发。此时此刻的哪吒是斗志昂扬的,一身正气凛然的,他本身的性格又是比较嘚瑟的。饺子导演在说戏的时候就提到了京剧里演员从幕后撩开帘子出场后走一圈这样的动作。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棒。这样的演绎方式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精髓。”
戈弋透露说,类似中国文化的展现形式并非都是灵光一现,从打磨剧本开始,就已经定了基调,导演希望尽可能汲取中国本土文化的东西。
让戈弋感触颇深的是,导演在选材时,没有强行将中国文化的素材塞进电影里:“如果刻意为之,不懂得平衡的艺术,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中国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血液。”
谈及《哪吒2》里的中国文化元素,戈弋立刻变得有些话痨起来。“影片中的鼎沿用了《哪吒1》里用过的三星堆面具的元素;又如玉虚宫的玉虚宝库里,每一条鱼寓意着一件宝贝。我们将这些游动的鱼类化成星辰,呈现的效果很唯美。”
动画电影减少传播壁垒
一部原本创作给国人看的中国动画电影,为何到了国际市场仍然出彩,世界各国的观众都对影片赞不绝口?
戈弋认为,这部影片之所以能火到海外,和动画电影这个载体密不可分。动画电影没有人种区分,也无国界。动画片里的角色比较夸张,动画角色比人类情感更浓烈。“私底下我们也讨论过。如果用真人讲述动画电影里的台词,演员会尴尬无比。但在动画片里,这些台词让人欣然接受。”
这意味着,动画电影在传递情感时,减少了许多壁垒。
《哪吒2》首次出海的经历,也给幕后团队上了一课。戈弋透露说,比如说中文里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翻译成英文需要翻好几句。“未来,我们将考究下对方文化里相似的词句。让台词能更加无障碍地跨国界传播。”
越通俗越能得到大众共鸣
《哪吒2》上映后,好评如潮,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觉得不够有深度。对此,戈弋的理解是,“《哪吒2》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动画片,一部片子要激发最大公约数的人喜欢,传递出来的人物情感一定是通俗的。底层逻辑越通俗,越能得到大众的共鸣。”
从一名商场实习销售员,到1997年误打误撞进入动画行业,1979年出生的戈弋在这一行已经专注了28年。
戈弋作为公司导演,在多部动画电影及游戏CG短片中出任动画导演一职。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深海》等。与饺子导演合作十年,以非科班身份成为国产动画领军人物,带动上海乃至全国相关动漫产业发展。目前,戈弋正在筹备其他电影项目,希望尽最大可能带领红鲤动画,争取做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回馈社会与广大观众。
谈及未来的计划,戈弋表示,自己所在的红鲤动画正在参与改编自《三国志》的动画电影《三国星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制作,前者预计于今年上映。“这部动画电影里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内核。三国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时期,里面不乏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他认为,中国文化才是漫漫星空长河里我们真正的“玉虚宝库”,“中国文化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故事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