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最新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出16条举措39项任务的“改革组合拳”。
意见指出,在供给侧层面,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力度,探索试点“科学数据银行”,推动大数据、大模型在科研细分领域的垂直应用。创新概念验证建设运营模式,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产业集聚区”联动布局的机制。此外还包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等内容。
意见指出,在需求侧层面,要加快推动应用场景开发与开放,发布科技创新服务需求清单,激活市场需求,推动科技服务“首创”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优化财政科研经费和科技创新券支持方式,将概念验证、科技咨询等纳入科技创新券服务范围;扩大科技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知名科技服务业企业投资、更多科技服务业态落地。
[新闻延伸]
浦东将增强成果转化全球吸引力
浦东新区是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意见出台后,浦东将如何做?
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张彤介绍说,浦东新区科技服务业规模质效全面跃升,营收从2021年的101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472亿元,三年增加45%。
在浦东,科技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浦东已建、在建、拟建的大科学设施达到14个。李政道研究所、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等一批基础研究机构相继落地。建设7家高质量孵化器、202家创新型孵化器、9家科技企业加速器、107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体系。
张彤表示,意见的出台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下一步,浦东新区将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
首先是增强科创策源未来引领力。“我们将在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大科学设施平台资源进一步向企业用户开放共享。”她表示,浦东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探索设立浦东自然科学基金,引入企业联合基金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投入。
同时增强成果转化全球吸引力。未来将在具身机器人、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通高校院所与本地孵化载体、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特色园区衔接路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科技人才引育也是重要一环。“就在前不久,浦东发布了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将为青年人才提供‘100万平方米低租金青年公寓和100万平方米低租金创业空间’。”张彤表示,未来浦东还将加大对超级企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壮大高成长科技企业群体规模。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