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青年时评|东风已来,只等大鹏展翅

评论员 张逸麟

本文字数:1559

    优秀创作者集聚区杨浦“V聚场”。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摄

    坚持优质的内容创作,今日“非主流”的小“UP主”,也许明天就能成为主流“大V”,今日的青春经济,也许明天会成为新兴经济的支柱产业。“沪九条”写下了上海诚邀内容创作者的满满诚意,也写下了上海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雄心壮志。

    ■03

    □青年报评论员 张逸麟

    刚刚结束的二次元线下盛会“BilibiliWorld 2025”,在短短3天里吸引40万人次参展;在小红书超过1亿普通用户分享内容中,超过50%的用户为95后,35%为00后。由中国首批“数字游民”为主力撑起的互联网内容创作,不仅成为当下的青年时尚,也形成了不容小视的青春经济。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7月15日推出了《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为有志在互联网放飞梦想的内容创作者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大部分从事内容创作的UP主都是从兴趣做起,但当他们面临从兴趣走向职业时,往往会陷入纠结。“沪九条”便是一种托举,帮助创作者顺利进入轨道。例如直面他们关心的落户、安居和配套服务等痛点难点,作出积极回应。其中的技能评价、职称评审等机制,旨在拆除就业的心理门槛,维护职业尊严,让创作者对职业发展的前景触手可及。

    为了激发创作者的灵感源泉,打通内容创作瓶颈,“沪九条”将进一步解锁场景限制,包括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在内的更多公共资源都将向创作者开放,并提供创作便利。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提供资源共享,主流媒体进行内容共创。在这座锐意创新的城市,不必担心素材枯竭,也无须忧虑赛道堵塞,更多资源连通,将助力创作者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年轻一代的内容创作者“破圈”意识强烈,许多内容输出早已打破国别与文化的界限,让世界看到真实的现代化的中国。而他们的“出海精神”在“沪九条”中也得到了有力支撑,通过奖励机制、优化渠道、服务保障等政策,为优秀文化IP“出海”护航。同时来沪的外籍内容创作者,也将得到签证便利。上海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实现海内外内容输出的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沪九条”倡导“弘扬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年轻创作者指明价值取向。面对新兴的传播状态,需要以“内容为王”对冲“流量为王”的趋势,形成以质量助推流量、主流价值托举优质内容的新生态,保障这一文化新质生产力行稳致远,也让优秀的创作者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沪九条”远远不是对单项产业的简单扶持,也不限于打造网红爆款,而是构建内容创作生态的长久之计,并对这一新崛起的青春经济实施战略布局。

    “沪九条”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自然是助力小红书、B站这两股互联网新势力持续成长,但更希望以大引擎带动无数小齿轮,在这座城市激发出青春活力,让互联网内容创作成为年轻人可以安放梦想的长期事业,让创作者拥有“一起干大事”的使命感。

    坚持优质的内容创作,今日“非主流”的小“UP主”,也许明天就能成为主流“大V”,今日的青春经济,也许明天会成为新兴经济的支柱产业。“沪九条”写下了上海诚邀内容创作者的满满诚意,也写下了上海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雄心壮志。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头版 A01青年时评|东风已来,只等大鹏展翅 评论员 张逸麟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