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观点

靠偏门起号,终归走向穷途末路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本文字数:1108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近日,一名男子身着黑丝上衣和黑斗篷,以诡异姿势爬进地铁车厢,吓跑乘客。地铁工作人员和警方迅速介入。随后,该男子出格行为背后的“起号”意图被曝出。这是一段时间以来种种起号乱象中的一例。

    “起号”指的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创建新账号从无到有聚拢人气的运营过程。为提高账号权重、获得较高的流量曝光,账号运营者常常绞尽脑汁,其中就有一些急功近利者,采用奇葩甚至是不法手段,其行径正不断侵蚀着互联网的流量生态,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畸形起号手段多样:有博眼球狗血内容,如“一胎生99子”等短剧,拿捏网友“吃瓜”心理;也有隐蔽性“暗招”,刻意制造社会对立、放大群体焦虑等;还有人双矩阵起号,一个鼓吹“快乐教育”,另一个力推“鸡娃”,看似观点对立,实则精准戳中家长痛点,诱导评论……这些起号推手假借互动,实际只为流量变现。

    起号乱象频发,根源在于错位的互联网生存逻辑。剑走偏锋确实给一些账号推手带来过甜头,于是被后来者奉为起号捷径。为迎合用户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平台通过算法推荐相似内容,无疑又加剧了奇葩起号行为的效仿和扩散。对网友而言,被骗流量事小,深层隐患不容小觑。虚假内容刺激情绪、片面观点误导认知,对网友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更有甚者,一些原帖内容被篡改后暗含诈骗链接,给网友的财产安全埋下隐患。不择手段起号获得的流量,也让优质创作者寒心,导致互联网生态受到破坏。

    要制止这种乱象,需多方发力。平台层面,应建立并完善创作者信用分体系,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如今年五月,抖音开展“AI起号”专项治理行动,封禁严重违规账号。社会层面,若起号行为涉嫌违反法律,相关部门应依法追责,如上述男子在地铁上的行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管理方就要强化现场监管与法律追责。网友也可主动参与整顿流量乱象,如对“一眼假”的起号账号进行抵制等,为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出一份力。

    在起号乱象中,践踏公序良俗的社会价值观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当流量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甚至“黑红也是红”等内容也能换取短暂关注,不得不让人反思:这样的“成功”究竟价值几何?打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才能让互联网走上优质内容创作的正轨。毕竟,投机取巧的流量转瞬即逝,真正持久的流量与人性光辉紧密相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观点 A08靠偏门起号,终归走向穷途末路 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2025-07-20 2 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