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奋勇争先实干家

科技为针数据为线,“绣花先锋”织就城市韧性网

记者 冷梅

本文字数:2321

    智能运维事业部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本报讯 在城市的运转中,每一处交通基础设施都如同人体的脉络,而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能运维事业部,就是那精心呵护这些脉络的“绣花先锋”。他们以科技为针、以数据为线,用心编织着城市运行的安全与畅通之网。

    织就城市韧性之网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为城市治理指明了方向。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能运维事业部应运而生,其使命就是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针”,用科技赋能城市运维。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滕丽表示:“我们依托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就是要一针一线‘绣’出城市运行的安全与韧性。”在5G时代,他们参与创建了国内首个城市级交通设施一体化智慧运管平台。该平台聚焦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越江隧道桥梁等设施的核心功能,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运维、动态防风险”。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能运维事业部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胡坚良介绍说:“以越江隧道为例,我们汇集了全国46条隧道超92万件设备的数字档案,通过大数据预判病害风险。”这样的精细化管理,让隧道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令市民出行更安全,也提升了交通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运行效率与资产价值。过去靠经验、被动抢险的模式已成为历史,如今他们靠数据主动预防,用科技“绣”出了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韧性之网。

    极端天气是城市运行管理的严峻考验,而智能运维事业部则是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的坚强卫士。他们依托科技力量,组建专业化应急梯队,在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恶劣天气期间,全天候守护着城市的交通设施。

    2024年6月以来,全国各地频繁遭遇极端强降雨。智能运维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池瑜介绍:“我们应用智能监测设备,对积水状态进行7×24小时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一旦触发应急响应机制,依托平台分析决策智能调度,专业团队15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进行快速处置。”他们配备的超高扬程排水工程车,排水距离在平坡下可达1公里,解决了长距离大纵坡下应急排水的难题,有效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韧性。

    从设备研发制造到技术突破,再到场景应用,事业部一直在探索智能、安全、高效、绿色的城市设施运维服务新路径。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任惠静评价道:“智能运维事业部凭借‘城市隧道运维服务’获得‘上海品牌’认证,他们诠释了‘上海品牌’的核心价值——技术真创新、服务真担当、标准真引领。”

    激发城市新质生产力

    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已无法满足养护需求。在国家交通政策的推动下,交通运输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浪潮,智能运维事业部更是走在了前列。

    事业部智慧巡检项目负责人陈晔宽说:“过去道路巡检靠专业人员一双眼和一支笔,如今我们创新打造了‘智城云巡’产品,只需要一辆车一个人,巡检效率提升近一倍。”2024年,“智城云巡”系统在上海花木片区等区域投用,车辆以80码的速度行驶,能实时识别道路病害和基础设施缺损,病害综合识别率超过90%,位置信息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智能运维事业部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平均年龄36岁,187名成员中9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近六成具备中高级职称。从初创时管养8条隧道,到如今运管涵盖隧道、高速公路、智慧停车等56个设施项目,他们不断淬炼着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

    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将“上海经验”播撒四方。胡坚良带领的“老中青”攻坚小队,自2021年扎根大湾区以来,凭借实干精神和专业素养,将“上海标准”在大湾区落地生根。从隧道智慧管养到高速智慧管养项目,他们逐步拓展,未来还将着眼于新兴领域,扩大上海经验的影响力。

    在安全守护方面,张辰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2024年9月16日,台风“贝碧嘉”来袭,张辰盛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调试超高扬程排水工程车。他深知设备的重要性,亲自上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经过一夜的奋战,隧道安然无恙,他用行动诠释了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的信念。

    在科技赋能的道路上,江仲庆团队作为技术骨干和95后巾帼工程师王影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江仲庆带领团队为杭州文一路隧道的设施设备制定编码标准体系,赋予每个构件“数字身份”,成功为隧道数字化平台铺设了坚实的数据底座。王影则深入一线,针对G15嘉浏高速的交通管控难题,参与设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控策略,为嘉浏智慧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

    数字赋能的浪潮中,智能运维事业部始终坚守“数据资产全周期、性能状况全评价、生产业务全过程、运营状态全感知、生产要素全覆盖”的承诺。他们用每一次蜕变、创新与坚守,书写着新时代运维人的实干担当,继续当好城市精细治理的“绣花针”,让城市在数智化浪潮中更宜居、更安全、更智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科技为针数据为线,“绣花先锋”织就城市韧性网 记者 冷梅2025-07-21 2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