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青年时评|与AI同行,我们正在开启未来

评论员 张逸麟

本文字数:1817

    □青年报评论员 张逸麟

    WAIC 2025(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这几天上海最火的焦点,“未来”成为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

    一位母亲展示着手机里女儿的画作,画面里的孩子背着喷气背包在云端翱翔。而此时女儿正在“空中出租车”展区前驻足观望,或许在为下一幅关于未来的画作构想。

    这场超级硬核的会展,不仅是全球顶级AI专家讨论场、最前沿产品的秀场,也是普通人的博物馆、游乐场和梦工厂,从智能世界里收集未来的拼图。

    面包、方便面……用最简略的午餐,省去入场排队的时间,成了许多年轻参观者的选择。一名WAIC的常客表示,每一届展会就像打开一个新世界一样。今年的会展就有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前沿产品,“如果有一年没抢到票,两年后再来,就感觉完全落伍了”。

    科技的爆发正以不可阻挡的加速度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有的体验感很强,例如今年会场里备受关注的AR眼镜,正在更新人们观影、娱乐的方式。有的则是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活,以大模型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智能研判系统,就能精准地对高温天里的高龄、独居老人提出关爱预警。过去一年来,仅外滩街道触发的城市管理类预警就有3280件。

    让更多的智能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许多中国AI企业和人才正在努力打造的未来。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以大模型在医疗场景表现亮眼为例,坚信人工智能重塑医疗卫生未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则透露,每天至少有一款新的机器人问世,预估今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达50%至100%。业内人士预测,智能机器人一两年内进入特定工作场景应用,五到十年内全面普及至家庭和服务业。

    如此速度让诸多企业感到时不我待。在参加完一个论坛后,王兴兴面对一众粉丝“求合影”,连说“我现在好忙,后面事情好多”。

    针对AI产业的诉求,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服务高地”,助力企业冲刺。WAIC 2025创设了首届青年菁英会,其间规划系列线下工作坊,构建全年无休的学术生态平台,打通《自然》等顶刊快速发表通道……从广发英雄帖到创新优质服务,上海展现出诚邀人才汇聚的诚意。有媒体在大会期间预测,这场横跨AI各领域的青年盛会,将重塑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西有聚焦大模型的“模速空间”,东有以具身机器人为支柱的“模力社区”,加上2025年1月落地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正不断发挥创新策源地的“高地优势”和“磁场效应”,全国约1/3的AI人才扎根上海,一季度全市AI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对于正在争夺国际标准主导权、拓宽消费市场的AI企业而言,这里够高够广阔,足以远眺产业未来。

    但在技术狂奔的同时,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展望未来。今年来到现场的“AI之父”杰弗里·辛顿就提出了他的忧虑:训练AI需要兼具聪明与善良,“各国应该分享让它善良的技术,即使大家不愿意分享让它聪明的技术”。

    类似的前瞻,WAIC 2025也在积极回应。今年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启动成立,并发布了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和《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通过平衡创新与规范、凝聚全球共识,来应对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安全风险等一系列全球性治理挑战。

    1951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普林斯顿,即“冯·诺依曼机”,开启了人类一段全新的旅程。今日的上海,AI尖端人才已开始展望2050的智能图景。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让人工智能像水电煤一样,点亮数字时代的每个角落。”

    百年沧海横流,创新潮涌不息,智能时代的未来就在前方,上海有雄心、有智慧、有方案走在前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青年时评|与AI同行,我们正在开启未来 评论员 张逸麟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