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作为“创·在上海”专题赛之一,AFAC2025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路演在沪圆满结束。记者看到,今年的大赛,更多年轻面孔出现,00后已涌现。
23岁的李天一带来的初创团队项目是以AI赋能残疾人事业。这一“手与”项目致力于以AI人工智能训练技术帮助聋哑人,通过一部手机,聋哑人就可以实现手语实时转换成文字的效果,帮助聋哑人更便捷地与他人交流。
这名生于2002年的年轻人今年还在读大三。这一初创项目正是源于他参加公益志愿活动时的亲身经历。在厦门读书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手语教学志愿工作,每周往返50公里为听障儿童开设公益手语课堂。这段经历让他萌生了为孩子们打造一款便捷的AI会话工具的想法,“因为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还是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社会问题”。
在李天一看来,做项目最大的难点是市场上没有现成的数据集,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模型。“我们目前的数据都要手工标入,工作量很大,作为学生,也没太多钱,使用的都是一些免费算力资源。”但他并不气馁,参加创业大赛,他很坦诚:一来可以获得奖金,而更大的收获是可以得到专家建议,也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一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蚂蚁集团等近30家海内外顶级院校、头部企业、孵化器等机构联合发起,自6月3日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支队伍、约1.5万名选手参与。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参赛的选手都非常年轻,甚至不少都是00后。大赛的初创组团队展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既有刚起步的年轻企业,也有来自高校实验室的初创队伍。他们的项目不仅技术硬核、实用性强,更充分体现出青年科技人才对金融场景的理解与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在大赛组委会看来,这“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当技术迭代变得越发快速,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不走寻常路的想法,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不一样的启发。也因此,这次大赛创新设立了 AFAC Meetup Time,精心设置 Meetup对谈空间,特邀近40位出席现场评审的专家与总决赛选手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对话,让年轻的参赛者可以直接与大咖互动交流、建立深度连接。蚂蚁集团、NVIDIA、恒生聚源等知名企业的HR负责人也来到现场,与上百名选手交流最新技术、创业方向、人生规划等深度话题。
这种开放式交流的模式,让创新者被看见、被认可,也让企业提前发现了一批具有潜力的新生代AI人才,不仅促进了技术思想的碰撞,更为未来的产学研合作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