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上交新音乐季揭幕

奏响民族之声和平之声

记者 陈宏

本文字数:2027

    上交新音乐季开幕。受访者供图

    上半场江南丝竹的当代新意,下半场和平之声的慷慨激昂,让9月5日晚上海交响音乐厅内的观众,感受到了音乐世界的无穷魅力。当晚,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驻团艺术家吴蛮,以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为乐团2025—2026音乐季启幕,讲好中国故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将民族音乐推向世界”

    此前上海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节目阵容公布时,官宣了首位来自民族音乐领域的驻团艺术家吴蛮,引发乐迷们的热议。

    吴蛮出生于杭州,13岁时被誉为“琵琶神童”,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名琵琶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毕业后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但她选择背着琴只身走出国门,远赴大洋彼岸。在海外,她积极推广中国音乐,通过跨界音乐会、委约创作、讲座、纪录片拍摄等多元形式让“老外”认识琵琶这件东方乐器的无限魅力。英国《留声机》杂志给予吴蛮高度评价:“她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仅是为中国传统音乐带来新的观众群的关键人物,更是当代给予作曲家以各种方式创作的缪斯。”

    现如今的吴蛮,不仅身兼演奏、教育、创作等数职,更是首位摘得《美国音乐》“全美年度演奏家”奖的非西方器乐演奏家、首位获颁格伦·古尔德音乐新人大奖的女性演奏家,也是英国BBC Proms音乐节邀请的首位中国音乐家。

    “余隆总监邀请我担任驻团艺术家的想法,其实很早就有了,我当时也觉得,我演奏的是传统乐器,交响乐团需要吗?但我又觉得这个提议很有眼界和远见,所以后来我欣然答应。当然,因为我也跟上交合作过,乐团给我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我觉得上交是全国最好的乐团之一。”演出前一天,吴蛮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讲述了这段合作的渊源。

    此次她演奏的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由赵季平为吴蛮量身定制,将她家乡江南的评弹曲调融入现代的作曲语汇,用符合中国审美的诗意表达突破一贯的西方协奏曲结构,让观众在民族乐器和交响乐队的合奏中,听出传统音乐的当代新意。赵季平认为:“评弹的吴侬软语风格,恰好是最能体现琵琶的韵味语言。”

    “琵琶这种传统乐器,和交响乐合作最大的挑战就是声音的平衡,它和钢琴协奏曲不同,钢琴和交响乐合作了几百年,已经有了成熟的协奏曲形式,而琵琶就要去磨合,写作品的人、演奏的人,需要几代人慢慢努力。”吴蛮说,这样的努力已经在悄然发生。

    “我们以城市命名,也以文化服务城市。身为中国的文化机构,我们更有责任做中西之间的桥梁,让世界听到中国音乐的美学写意和深邃底蕴。”音乐总监余隆说:“邀请吴蛮担任驻团艺术家,是对她个人艺术造诣以及在世界推广中国音乐所获成就的致敬,也是上交对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的态度表达。”

    和平之声再度回响

    除吴蛮携《第二琵琶协奏曲》亮相之外,上海交响乐团还在9月5日的下半场音乐会上演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以纪念作曲家逝世五十周年。而9月7日第二场开幕音乐会则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磅呈现肖氏《C大调第七交响曲》。

    《d小调第五交响曲》堪称老肖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钢琴家亨里希·涅高兹对这部作品的总结是:“音乐深刻、富有意味、非常揪心,构思完整而古典,形式和乐队写法十分完美——音乐新意惊人,很有创造力,但又奇怪得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它如此真实而真诚地重述了人的情感。”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创作于1941年肖斯塔科维奇在故乡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被纳粹围困时期,是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在战火之中”。1942年8月9日,卡尔·伊利亚斯博格指挥列宁格勒广播乐团在硝烟笼罩下的列宁格勒完成了该作的演出。这场“用生命演奏”的音乐会通过电台响彻全城并传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和全球为反抗法西斯而战的民众。

    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艺术质量,以及今时往日给予世人的精神鼓舞,都是毋庸置疑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交响乐团以肖氏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交响作品拉开新音乐季的帷幕,用音乐这一世界通用的语言传达人类对和平的希冀,致敬伟大年代。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6奏响民族之声和平之声 记者 陈宏2025-09-06 2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