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三区将建产业集聚区

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1819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记者从当天市科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将建设浦东、闵行和嘉定3个特色鲜明、带动效应明显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

    进一步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动能

    医疗器械具有临床价值高、技术门槛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加快向智能化、集成化、个性化发展。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曹宏明介绍道,近年来,上海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产值达到555.1亿元,占生物医药产值的27.6%,是生物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市科委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照“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原则,编制形成了行动方案,深化重点环节改革,更有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高端器械产业发展新动能。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实现2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浦东、闵行和嘉定3个特色鲜明、带动效应明显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围绕创新策源、临床赋能、审评审批、入院应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国际化发展七方面,行动方案部署了20项重点任务。

    记者看到,围绕完善“三区联动”空间布局,行动方案提出要着力打造三大高端产业集聚区,并培育若干细分赛道特色产业基地。健全公共平台支撑体系,建设虹桥医疗器械展培交易中心等平台,汇聚展培推广交易医疗器械创新产品,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先导产业母基金与三大产业集聚区合作。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鼓励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医疗器械复合型人才。

    围绕前沿领域提升创新策源能级

    提升创新策源能级,攻克如脑机接口、诊疗一体化等前沿技术,是上海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的关键举措。

    针对前沿技术,上海将聚焦优势、重点突破,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临床应用—产业集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设立专项指南,通过“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布局,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组织跨学科、跨机构的联合团队进行攻关,开展技术验证和临床研究,加速技术走向临床应用。

    打造研发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龙头企业,体系化布局建设创新转化加速平台,打造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前沿技术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等功能型服务平台。

    “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是上海具有的优势,曹宏明表示,上海将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转化”,让协同创新从“物理相加”变为“化学相融”。未来,将组建多层次“创新联合体”,头部医院的临床专家提出“需求清单”,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原理验证和技术供给,链主企业主导工程化和产业化,政府则在其中穿针引线,提供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医生和科学家‘手牵手’,让实验室和生产线‘零距离’。”

    通过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展览培训交易的能力,让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能够最快速度地在平台得到真实世界的反馈和迭代优化。同时上海也将推动临床数据有序开放与应用。在严守安全和隐私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脱敏的医疗数据开放创新试点,为基于AI的医疗器械算法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燃料”,破解AI医疗器械研发中的数据瓶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三区将建产业集聚区 记者 刘晶晶2025-09-16 2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