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减重方法别跟风,体重没变莫灰心,专家提示:

“吃动平衡”才是健康减重秘诀

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瞿乃婴

本文字数:1152

    “体重半个月没变化,是不是白练了?”“生酮饮食减重会伤身体吗?”“代餐奶昔能当饭吃吗?”这些市民关心的体重管理难题,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科学控体重 健康新‘食’尚”上海健康大讲堂上,得到了权威解答。专家分别从“吃”“动”两大维度,为市民科普健康减重的正确方法。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瞿乃婴

    先懂“吃”:选对方法不盲目

    提到减肥,“少吃”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但“怎么少吃、吃什么”大有讲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吴萍主任医师在现场指出,当下流行的多种减肥方法并非人人适用。比如,普通人盲目尝试生酮饮食易引发高脂血症、胆囊炎;液断饮食虽短期掉秤快,却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降低免疫力。

    吴萍推荐“轻断食”的饮食方法。每周选择不连续的2天,女性单日摄入500大卡、男性600大卡,其余5天正常饮食,既能控热量、补营养,长期坚持还可预防慢性病。

    她强调,理想体重约为“身高(厘米)-105”,上下浮动10%均属正常,减肥前应先经医生评估,再结合饮食习惯定制方案。

    再学“动”:别盯体重看体脂

    “运动半个月,体重没降反涨,是不是白练了?”面对这一健身常见疑问,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教授庄洁给出了肯定答案:“这是好事!说明减了脂肪、长了肌肉。”

    她解释,肌肉密度比脂肪高,相同重量的肌肉体积仅为脂肪的1/3,运动后体重数字不变,但腰围会缩小、身形更紧致。因此,相较于体重,腰围、体脂率和精神状态更值得关注。

    在运动方式上,庄洁建议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结合,且不同年龄段配比不同,年龄越大,无氧运动的比例应相对增加。

    针对上班族,庄洁也分享了碎片时间运动法:用椅子做俯卧撑,用哑铃或矿泉水瓶练举高等。她特别提醒,动作标准比数量重要,还能减少受伤风险。

    两位专家均强调,“安全第一,循序渐进”是健康减重的核心。健康是习惯更是能力,停止运动后反弹并非运动的问题,而是饮食未同步调整。只要养成“吃动平衡”的习惯,即便偶尔停练,也不易发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吃动平衡”才是健康减重秘诀 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瞿乃婴2025-09-16 2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