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本文字数:1467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通过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1885万名教师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在教育家精神激励下,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出新的风貌。”他说。

    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实施了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说,“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发布会上,怀进鹏列举了多个数据,“在世界范围内作比较,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我国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让更多学生得以进入高水平大学;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在学生资助方面,我国实现了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怀进鹏介绍。

    “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五年新增了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围绕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布局结构,我们组建了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说。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2025-09-2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