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航空发动机诊断系统、脑控轮椅……

68所高校携580项科创成果亮相

记者 刘昕璐

本文字数:2091

    实测脑控康复轮椅车。

    跟着非遗武术大模型学太极。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2分钟就能一笔一画生成一张油画肖像、跟着AI带教学习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实测不用任何手控以意念控制一辆康复轮椅车的行进……昨日下午,记者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现场感受高校界的创新策源能力。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580项科创成果亮相

    多形式展示高校实力

    工博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品牌展会和促进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展示推介68所高校精心遴选的580项科技创新成果。

    28所高校以校为单位独立布展并展示推介,展现高校重大科研进展和服务社会的重大应用成果;在集中展示区,40所高校以实物、视频、图片等形式集中展示高校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此外,还设置会场区、活动展示洽谈区等功能区域,让专业观众了解高校更多维度的科研创新生态以及政产学研合作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内,目之所及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原创成果。

    当好排头兵

    高校亮出硬核科技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高校的科研人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当好尖刀连、排头兵。在工博会高校展区的各大展台中,处处都能感受到高校科研人员的使命意识。

    在上海交大展台前,一台监测设备“紧盯”高速旋转的航空发动机。这套“多物理场测试诊断系统”由上海交大欧阳华教授团队研发。随着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复杂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和流动稳定性是制约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难题。这款诊断系统可实现对复杂系统关键现象的多维度、全过程观测与诊断,目前已先后在航发商发与航发燃气涡轮研究院的两个型号台架完成验证,展现出良好的工程适用性与推广前景。

    AI赋能

    千行百业焕新机

    随着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不断点亮千行百业,多样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在工博会高校展区中,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最闪耀的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媒体与创意实验室在现场带来的项目是“基于物理仿真的3D油画创作系统”,只需要用户拍一张照片,等待2分钟就可以得到自己肖像的油画作品,并能沉浸式体验油画创作的过程。

    “我们的系统模拟了画家的运笔逻辑来作画,并且基于流体力学公式建模了3D的真实感油料,能实现画布的颗粒感、笔刷划过颜料表面留下的沟壑感和打上光照后呈现的油质感光泽等细腻的油画效果。”集成电路学院博士刘劲帆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4月,上海体育大学联合百度AI共同研发了全国首个“非遗武术大模型”,该模型也亮相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现场。该大模型具备技术示范、知识问答、智能带教、动作纠错4大核心功能,能够为非遗武术爱好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实时反馈,还能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即时的反馈和纠错。

    记者现场跟随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研究生劳嘉欢一起跟练了24式太极拳,“它的数字人捕捉了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国际级运动健将朱宏燕老师的演练动作。在跟练过程中,右侧屏幕中会实时显示我们和数字人动作的相似度,并提供语音、文字和画面指示箭头的指导。”劳嘉欢说道。

    回应民生关切

    脑控康复轮椅亮相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创造美好生活也离不开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呈现了大量服务民生的科技成果,展现了新时代高校科研工作者的求真务实精神。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款名为“脑控康复轮椅”的突破性智能设备正为重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这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许东升教授团队与上海大学、韶脑科技公司杨帮华教授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产品,通过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思维即行动”的革命性突破,为脊髓损伤、渐冻症、脑卒中等患者开辟了全新的康复路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A0468所高校携580项科创成果亮相 记者 刘昕璐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