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想法,到一场比赛,再到一个项目落地,“揭榜挂帅”机制正成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快车道。2025年10月17日至2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主擂台赛在沪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51所高校的692支团队在人工智能主擂台赛上竞技,30支顶尖团队最终“挂帅”。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让青年创新力量“有用武之地”
对航班运行而言,气象数据是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全国民航运行报告数据,2024年我国不正常航班数达 64万班次,其中天气原因导致的不正常航班占比超58%。
面对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抛出的“基于多源数据的航班态势推演与智能恢复”这一现实问题,来自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博士生陈震和他的团队上前揭榜,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正致力于让航班恢复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预见”。团队首创了面向航空气象的文本——图像多模态解析框架,在5月23日大面积延误场景下的测试验证显示,他们的恢复方案相比航司人工调整,进一步减少延误时间26.6%,降低延误成本26.4%。
在仪式上,陈震自豪地表示:“我们的系统已在南方航空完成内网部署与测试运行,是唯一一支实现航司部署的参赛团队。”
颁奖仪式上,一批像陈震团队一样的青年“挂帅者”走上舞台,从发榜单位代表和主办方领导手中接过了支票和荣誉证书。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在解决真问题过程中获得的飞速成长。
据了解,人工智能主擂台赛共收到全国2230个参赛申请。学生赛道共有来自全国506所高校的2204个团队或个人报名, 其中337个来自人工智能专业评级全国排名前50名的高校。为了更好地让揭榜的青年明确榜题研究目标。主办方开展线上榜题解读和答疑解惑,指导发榜单位共建立交流答疑群组近50个,开展榜题解读线上直播10余场,观看直播人数逾5万人次。
以“真问题”催生“真本领”
“揭榜挂帅”机制的核心,在于让青年人才直面产业发展的真实需求。此次人工智能主擂台赛发布的30个榜题,全部源于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具体技术瓶颈。
作为发榜单位代表,麒麟软件教育发展中心总经理张娜欣喜地看到,各参赛队伍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运用深度学习、大模型、多智能体等前沿技术,为操作系统实现安全、高效、自动化的故障根因定位提供了创新思路。
她特别赞赏年轻选手身上那股拼劲与闯劲,“这不仅是对一项具体技术难题的攻坚,更是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伟大事业的生动体现。”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的博士生张朝和他的团队获得了“擂主”。他们所挑战的榜题为“面向陌生区域动态目标的无人机艇协同搜索算法”。本次赛题由中船智海院和系统工程院联合发布,团队成员在三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赛题的解析,将其分为无人机—艇跨域协同搜索与目标联合处置两个部分。
张朝介绍,团队成员在紧密协作与高频次的方案迭代中,在沟通表达、问题解决和抗压应变等软实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段经历使我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成长,收获了一份极具分量的实践履历,为个人学业发展与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价值已远超奖项本身。”张朝感慨道。
据了解,每个发榜单位不仅为擂主团队提供不少于10万元的物质奖励,还普遍提供企业实习、就业直通、成果转化合作等配套激励。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团上海市委也将持续依托“揭榜挂帅”擂台赛等丰富的赛事和活动载体,聚焦以赛育才、以赛促学、以赛引才,链接好人才、成果、产业等各方面政策资源,引导高校学子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期待通过本次大赛发掘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盛会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并得到了徐汇区相关部门及漕河泾开发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鼎力支持。活动吸引了两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发榜单位代表、获奖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现场参与,共同见证青年科技英才的加冕时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