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 薛贞
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社会工作师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心理咨询师
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二女生,寒假以来,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严重的拖延困境:明明制订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却总在打开作业本前反复整理书桌、检查文具,甚至因为担心字迹不够工整而迟迟不敢动笔。特别是物理课上没完全理解的公式推导让我对物理学科产生了畏难情绪,现在连翻开教材都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
更让我焦虑的是追求完美的心态——总希望数学作业全对才提交,英语单词必须背到一字不差,这种执念反而导致各科任务都在积压。最近两周我的作息完全紊乱,经常凌晨3点还在刷题,白天却昏睡到中午,整个人头昏脑涨的。更可怕的是开始频繁做噩梦,有时梦见考场上试卷全是空白,有时梦见被成堆的练习册追着跑,惊醒时浑身冷汗。我现在既无法专注学习,又控制不住地焦虑,迫切需要专业指导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答
这位同学,我能感受到你作为高二学生,对于自己的现状非常焦虑,从你的诉说中,我觉得可能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 焦虑驱动拖延
你制订好复习计划,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推迟行动,难以跨出第一步,便形成了“情绪过载-逃避行为-任务积压”的恶性循环。
二是 完美主义陷阱
你对自己很有要求,但是过度追求“全对”“工整”等绝对化标准,使你的学习成为自我审判的过程,这种苛责会大量消耗你的心理能量。
三是 身心调节失衡
凌晨刷题导致你白天昏昏欲睡,生物钟被打乱,夜间频繁做噩梦,负面情绪“乔装打扮”来给你捣乱,这些信号都提示着你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需要即刻干预。
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个“三步走”建议:
第一步:重塑认知框架
1.尝试将“必须完美”这样相对僵硬的标准,转化为“先完成再完善”这样有弹性的标准,用便利贴或者小卡片写下“进步比完美更真实”之类能够鼓励你的话,贴在写字台前。
2.实行“先粗后细”的“素描原则”,每天先允许自己在30~60分钟内,用潦草字迹、简略步骤完成作业初稿,再预留专门时段统一修正,直到达到内心满意程度的80%~100%,但要将做作业总时长控制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
3.建立“啄木鸟”制度,把在作业中发现错误看作是“捉虫”,完成“捉虫”三次,可兑换一次自我奖励或者家庭奖励,将“发现错误→我不够好”,转化为“发现错误→我可真棒”,实现“改式”。第二步:构建行为支点
1.用“炸弹倒计时”法帮助启动:你可以用手机或者番茄钟设置5分钟倒计时,告诉自己5分钟之内必须清理好桌面,摊开作业本,做好学习准备并启动,否则闹铃响,就要触发“爆炸”,给出自我惩罚或者在父母监督下接受惩罚,比如深蹲50下,波比跳50个,直到启动第二个“炸弹”,以此来给自己紧迫感,尽快启动学习任务。
2.用“番茄钟法”切割学习时段。你可以先在笔记本上列出今日学习任务清单,然后估算每个任务所需要的番茄钟数(每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启动任务后,每完成一个番茄钟,休息5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钟,休息半小时,当日所有番茄钟任务结束后,在笔记本上标注“√”并统计总数,第二天调整重复任务的番茄钟数,以帮助自己正确估算任务所需时间,并高效率地完成已分解的学习任务。
3.对薄弱的学科,建议寻找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可以用“费曼学习法”来主动掌握薄弱知识,假设自己要对小学生讲一堂课,绘画和文字结合,用尽可能精简、直白的语言来描述知识点,如果有“卡壳”的知识点,就重新进行学习,在主动学习中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
第三步:修复身心节律
1.实施“睡眠锚点计划”: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后立即沐浴晨光5~10分钟,与自然的节律同步,逐步重置生物钟。
2.创建“焦虑收纳盒”:睡前半小时,将对未来一天的担忧写在纸上封存,暗示自己“我的焦虑都已经被封印了”,进行刷牙洗脸之类规律的“睡眠仪式”,帮助自己入睡。第二天同一时间,确认前一日所担忧的事,是否如预想的那样糟糕,如果没有,可以重新评分,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焦虑情绪是否有所下降。
3.设置“压力宣泄角”,在房间里某处放置解压玩具和“情绪应对本”,边实验边不断扩充“解压工具箱”,记录哪些工具对宣泄哪些情绪更有效,记录在“情绪应对本”上。
最后我想告诉你,真正的成长不是与脆弱对抗,而是学会带着不完美前行。你的情绪,本身也是你的力量。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拨打021-12355热线电话或登录“青小聊”网络咨询平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您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