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这样说

引导考生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与思想反思

学生导报 记者 刘昕璐

    记者 刘昕璐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中提到的学者观点就出自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胡晓明。他2019年写的《古人说“文章九命”,太悲观了,我归为三个字:专、转、传》文章,发表在《文汇报》笔会,之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胡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很高兴看到文章被选为了上海高考作文,他说:“可能有的考生想骂我,但是作文题实际还是延续了一贯的哲学思辨特性,加强学生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与思想反思,甚至还会对未来的生活带来启发,这还是挺好的事。”

    胡晓明说,“专”“传”“转”等一个字的表达方式,其实是效仿古代文学中对于汉字背后深意的挖掘。因此,对于不善于文字学思维方式的考生而言,会觉得陷入了“绕口令”。实际上,静下心来,反观生活,可写的内容也是蛮多的。

    胡晓明说,专、转、传,三个字是辩证的关系。专家之文,过于小圈子,过于封闭,就自然变换而为“转”家之文,“转”家之文,过于轻浅、过于流俗,追求流量,迁就时尚,就会自然生出一种要求,一种真正传世之文。

    中间的“转”字,在当下变成了一个非常高频的方式,好像文章不转没有流量就死掉了一样。如果说,学生关心这类的问题,是能够超越他的时代去思考的。胡晓明认为,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会有一点难度,但他相信,只要具备对这个时代的敏感和批判的思维,就会感知新媒体时代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

    他说,还有一种转,是转化,再创造。我们现在提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所以这个“转”是可以做大量文章的。

    “不是要死读书,一旦学生稍加关心当下时代鲜活的思想文化现象和案例,就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胡晓明说,今年的作文题目与当下社会生活关联紧密。比如,现在网络文章被广泛转发,有些文章内容低俗化,是“渣文”,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但当下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的传播时代,创造性的传播手段十分丰富,让原本只能躺在“庙堂大殿”里的经典作品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因此,“转”是要有区分的,所谓区分就是有许多层次,是辩证的。

    因此,跳开此次高考作文,胡晓明也期待,通过关注高考作文这个全民又一次对哲学思辨、文化生态关注的契机,带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个更为积极的导向,未来,要对古典语文思维的精妙凝练、深度美妙有更多品味思考,也要更多关注汉字文字思维浓度和思辨性,这或许有更意想不到的人生收获。

2025年0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