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浪潮下,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加快数智化转型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多维度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近年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与时俱进,建设清荷校园文化品牌,数智融合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新途径,多措并举助力学生多元成才,为上海职教走向世界贡献了“清荷”力量。
记者 明玉君
以清荷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主线
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据了解,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直属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专学校。学校创办于1962年,现有黄浦和普陀两个校区,黄浦校区的校址前身是1918年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原址,是中国最早新式职业教育发源地。学校不仅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优质中职学校”“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还荣获了“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奖项。
近年来,学校紧扣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目标,对标上海现代产业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加快专业数智化转型,并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成为“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教育AI专委会首批共建单位”,并在建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育人方面,学校以清荷文化品牌为主线,着力打造“荷携同行,党建引领”党建思政、“荷美商会,会育商才”教育教学、“荷你莲心,助力成长”三全育人、“荷作共赢,交流互鉴”国际交流与合作、“荷衷共计,同创未来”创新创业、“荷气雅致,馆教结合”环境育人六个子品牌。“清荷文化引领学生成长”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项目。“清荷”文化育人案例荣获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作为首批上海市中职校园文化优秀品牌被纳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案例,该研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清荷”校园文化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百强。
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
育人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学生学业水平考语文、数学、英语科目远超平均合格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43个学生社团,涉及艺术体育类、创新创意类、专业拓展类等,三年累计学生参与人数近3000人次。
学校还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显著提升,近三年学生获市级及以上奖项共计1148人次。其中,学生多次在国家级、世界级青少年创新思维(DI)竞赛获一等奖,作为唯一晋级参加DI全球赛的上海中职学校荣获团体冠军。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项,在上海市“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们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开展教学科研,近三年学校立项市级及以上、区级课题28个、立项校级课题37个。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奖项208项,在第一届、第二届青教赛中教师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37人次获10项市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0人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 3 项。
注重“AI+职业教育”
多方联动打造人工智能职教高地
怎样积极拥抱数智化技术,赋能产业升级?近年来,学校立足中华职业教育社团体社员单位优势,以黄炎培职教思想为引领,深度融入上海市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学校背靠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友好学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构建“政行企校研”五方联动机制,形成“职教社搭台、技术赋能、产业驱动”的协同生态。
学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优势,布局数智财经、现代商贸、数字技术3个专业群,着力培养具有“清荷素养”和“沪商精神”的“三化三型(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中,会计事务和信息安全专业获市级优质专业建设立项,基于数字技术转型升级的教学成果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学校依托市级数智安全与创翼开放实训中心,打造“大模型+低空产业园区”实训平台,开发大模型低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依托校企合作的无人机“飞翼创想”工作室、“清荷”工作室、与科研院所开展AIGC课堂应用教学实验研究,并运用AIGC工具为中华铅笔重新设计包装、为“回力”重塑品牌故事。
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以及本市20个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的职业院校唯一代表,学校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上海市教育行业大模型应用推进会上,以“AI+职业教育”示范场景建设进行主题分享。
持续升级国际交流合作品牌
为职教国际化赋能
近年来,学校秉持持续升级“荷作共赢,交流互鉴”国际交流与合作品牌,举办了新商科青年创新赋能营等,服务“老字号”企业出海。其中,5个双语课程标准、5本双语版活页教材被土耳其、泰国、荷兰等31所职业院校使用,累计向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87所学校输出课程。以学校国际交流和课改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成果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入选世界职教大会国际交流合作特色案例。
此外,学校积极参与支持世界级盛会的志愿服务,如组织师生为进博会、工博会、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全球开发者大会等世界级大会提供专业志愿服务。近三年,师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累计12716人次,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优秀学校称号,以实际行动做好育人工作,推动上海职教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