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时连进3球 上港完成逆转
2018-12-25 体育

U23联赛决战,上港4:1战胜申花。

U23联赛的揭幕战是上海德比,决战依然是上海德比,不过这次笑到最后的是上海上港U23队,俞豪在常规时间最后时刻扳平比分,郑浩乾在加时赛中梅开二度,李浩文的进球则将比分定格在4:1,上港U23上演了惊险大逆转,最终问鼎第一届U23联赛冠军。这也是继U19青超联赛冠军、中超冠军之后,上港俱乐部今年拿下的第三座冠军奖杯,2018年也成为上港大丰收的年度。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蔡创

三个冠军 证明上港实力和潜力

小组赛的揭幕战上,申花U23曾2:1击败过上港U23,小组排名也是力压上港获得第二,昨天下午的决赛还是申花率先破门,孙锡鹏将吕品创造的点球打进。不过绝境之下,上港U23全面压上猛攻,并且在比赛即将进入全场伤停补时的时候,中卫俞豪利用一次角球的机会头槌破门,这粒及时雨般的进球帮助上港将比赛拖入加时。

而在加时赛中,上港的优势更加明显,替补上场的生力军郑浩乾先是在乱战中补射破门,之后又接到李浩文的助攻低射破门梅开二度,也为上港奠定了胜局。加时赛终场前,周正挑传助攻后点的李浩文打进空门,将比分锁定在4:1,上港U23成功夺冠。

在半决赛中,两支上海球队都是通过加时赛才惊险跻身决赛,双方都面临体能的挑战,而昨天的决赛,上港U23的体能状况更出色,能够持续保持压迫性,同时上港U23的球员深度也更胜一筹,三位破门的球员都是替补出场,当然也得益于主帅成耀东调度有方。夺冠后成耀东被队员们抛上了天空,并且拿下了本次U23联赛的最佳教练。

这场决赛也是上港U23本次联赛的一个缩影,进入淘汰赛阶段后,上港的3场比赛都是通过加时才取胜,也都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这支队伍经过了全运会、预备队联赛等一系列比赛的磨炼,俞豪、魏震、张华晨、雷文杰等球员也都经过了中超的洗礼,球员的心理抗压比较强大,即便是在不利局面下,也总能找到逆转的契机。

曾经被伤病困扰的李浩文在这次U23联赛中大放异彩,以8个进球获得了最佳射手,逆境中不断奋进也让他终于拨云见日。虽然陈彬彬此次并未参赛,不过雷文杰、李申圆在结束了国奥集训后火线归队,让球队实力再上一层楼,加上在本次联赛中发挥不俗的聂孟、周正、高志杰、江子磊,这些球员都有机会在上港明年中超卫冕之路上为球队提供能量。

2018年对于上港俱乐部来说是丰收的一年,3座冠军足以证明球队的实力和潜力,而即将到来的2019年上港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做好更充分的冬训备战,才能将这股势头延续下去。

历经磨练 相信申花未来可期

1:0领先,距离冠军之差最后的30秒,申花没能守住。伤停补时阶段,上港队的俞豪接角球传中高高跃起将球砸进的同时,也砸飞了申花夺冠的希望。加时赛中,体能和士气都受到影响的申花又被对手连进3球,最终以1:4告负,遗憾与U23联赛元年冠军擦肩而过。对于这样的结果,主教练李诚铭不无遗憾,“孩子们做得很完美了,最后输球责任在我,想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尽管这是一场U23联赛的决赛,但李诚铭派上了孙锡鹏、苏士豪、徐磊、徐越和孙沁涵5名U19队员。“只要是冠军,作为教练员和球员肯定都想要,但决赛的舞台,对于年轻队员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让他们提前感受决赛的氛围,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组队参加本次U23联赛的初衷。”

尽管平均年龄小了上港近5岁,但申花踢得毫不畏手畏脚,双方陷入到拉锯战中,谁都无法在谁身上占得优势。不过到了下半场,改变了进攻节奏的申花在进攻端终于有所收获。第59分钟,吕品突入禁区被放倒,裁判果断判罚点球,孙锡鹏主罚命中,帮助申花取得领先。

领先之后,主教练李诚铭希望通过换人加强防守,丛震、李晓明的防守型队员悉数上场,不过在顽强地防守了30分钟之后,陈钊把守的球门还是宣告失守,上港的俞豪在无人防守情况下高高跃起,将球顶进扳平比分,而此时,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30秒。“最后时刻,队员们体能都已经到了极限,所以防守上出现了点松动。很遗憾没有给大家带来冠军,但孩子们尽力了,我第一次做主教练,也非常荣幸能带领这支团队,一切责任是自己,很遗憾没有做得更完美!”李诚铭不无遗憾地说道。

这支临时组建的申花U23队,能够走到决赛的舞台,已经是一个值得满意的成绩了。并且在本次比赛中,也是所有参赛球员中U19年龄段上场最多的队伍,同时又经历了决赛的洗礼,可以说收获了不少成长的价值,“我们的U19队员能力是毋庸置疑,但就是缺少比赛和经验,这一次的U23联赛,我们一共踢了8场比赛,并且比赛的频率和强度都是队员之前所没有过的,相信这对于球员来说都是一次磨炼,也相信申花未来可期!”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蔡创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