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北平无战事》首演 孕育传世经典 重温信仰的力量
把一部已经大获成功的作品改编成现代京剧,不管是故事取舍还是舞台化方面,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创排,大型京剧《北平无战事》前晚在人民大舞台首演。80万字的小说被改编成两个多小时的京剧,观众所看到的是一部优秀之作的再创作。而麒派陈少云将传统京剧程式融于现代戏的尝试,也着实可圈可点。
应该说《北平无战事》改编成京剧充满了难度。撇开有同名电视剧热播在前不说,单就把一部现代作品搬上京剧舞台,这就很不容易。《北平无战事》原作者、著名编剧刘和平对青年报记者说,京剧基本上还以演传统戏为主,现代戏也有一些,比如过去的样板戏,但这些现代戏大多是就事论事,而京剧《北平无战事》要讲一个宏大叙事,这是前所未有的。
《北平无战事》将故事背景设置在1948年秋到1949年春的北平。当时国民党即将溃退,社会动荡,故事展示了全景图,结构宏大,叙事庞杂,人物众多,情节布局丝丝入扣。如何将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作品改编成京剧,这充满了挑战。在改变的过程中,刘和平给京剧《北平无战事》编剧、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的建议是改编创作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去做缩编的傻事。一部京剧的容量讲不清楚作品里的故事,不妨像春蚕吐丝一样,把原著当成桑叶吃进去,然后自己吐丝,把属于京剧《北平无战事》的“丝”吐出来。
两年5个月的时间里,龚孝雄四易其稿,小修小改不计其数,仅提纲就写了六个。昨天最终呈现的作品与原著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原作中的配角谢培东在京剧里成了一号人物。程小云在原作里戏份不多,为了让京剧更好看,龚孝雄把她设定成了女一号。程小云也增加了京剧名伶的身份,并且让传统戏《霸王别姬》贯穿全剧,用“戏中戏”来制造人物情感的纠结和京剧韵味的传达。
在表演方面,京剧《北平无战事》也极具挑战,由京剧麒派名家陈少云扮演升格为主角的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襄理谢培东。陈少云对青年报记者表示,麒派过去大多演的传统戏,现代戏演得极少,现在既然主演现代戏,那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人物的塑造中体现麒派的程式。陈少云认为,既然《北平无战事》是一部京剧,那还得按照京剧的那一套来,要演的是京剧,而不是其他,所以有必要思考在剧中体现麒派程式的途径。
应该说,谢培东不是一个典型“麒派性格”的人物,有着双重身份的他需要时刻保持理智与隐忍。加上现代戏的服化要求,使得陈少云无法运用麒派“抖髯”“甩袖”的一些经典程式,必须从人物内心情感出发,选择最接近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段,尽可能多地融入一些麒派元素,力求将人物塑造得更丰满。前晚在戏中,观众还是看到了很多麒派的影子,比如坐黄包车一段,这个场景被放大了,陈少云充分地展现了麒派的圆场和身段,让戏迷大呼过瘾。
可以说,前晚呈现出来的《北平无战事》极具看点,精彩纷呈。原著刘和平和导演王晓鹰对此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表示,接下来将和演出团队继续打磨该剧,力求使之成为传世经典。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