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评选出51件优秀提案 加强外卖监管让垃圾分类更便捷
2019-01-25 上海

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张瑞麒 摄

上海“两会”将拉开帷幕。匆匆一年间,几乎每个关系城市发展的舞台上,都曾留下过政协委员们的身影。如何加强外送平台监管?如何给可回收物出路?……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有多少得到了回复?有多少得到了最终解决?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脚步。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日前,市政协公布说,2018年市政协在提交立案的820件提案中,评选产生了51件优秀提案。其中,集体提案22件(党派团体提案15件,界别提案2件,专委会提案5件);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29件(个人提案14件,联名提案15件)。

据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评选产生的51件优秀提案,涵盖了推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主要聚焦上海改革发展和保障。其中,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提案共5件,打造上海“四大品牌”的提案共4件,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1件,优化营商环境提案共2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4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案共2件。

据其介绍,此次评选出来的优秀提案,反映了提案者对“老、小、旧、远”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密切关注,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其中,“老”是针对上海城市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和困扰,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失智老人家庭照护体系的建议。

“小”是指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提案者对幼儿托育服务、小学生放学后托管等问题高度关注,此次入选优秀提案4件,一是关于构筑完整幼托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二是关于建立小学生放学后托管制度安排的建议;三是关于完善本市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的建议;四是关于做好我市学前普特融合教育几点建议。

“旧”是指委员们对于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持续关注,此次有3件相关优秀提案,一是关于借鉴国外经验,落实“留改拆”,寻求“历史风貌保护”与“改善居住条件”双赢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管理的建议;三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的建议。

至于 “远”,指的是委员们立足上海城乡发展实际,为上海远郊的建设提出创新的思路和对策,有2件优秀提案,一是关于以特色小城镇创建为抓手,推进世界级生态岛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二是关于规范和促进乡村乡村民宿发展的建议。

此外,优秀提案还涉及完善关于构建城市环境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外送平台监管的建议;关于切实解决好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源头减量的关键,在于给可回收物出路的建议;关于加快出台本市分级诊疗改革相关配套政策设计的建议;关于推进家门口的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进一步夯实健康上海基石的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委员建议]

加强对餐饮外送平台的监管

此次,李国华等14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强外送平台监管的建议》获得优秀提案。

“媒体曾报道美团骑手在给客人送餐时恶意吃外送的餐点,还回吐咀嚼物至餐盒的事件;也有市民看到外送小哥将刚刚领取的餐点放在地上后系鞋带的不文明行为;曾有消费者向我反映,在某知名外送平台订餐过程中,明明没收到订餐却被骑手自行确认已经按时送达,向该平台反映,得到的除了漫漫的等待就只有骑手匿名的威胁恐吓电话。以上种种实际生活境遇,不禁使我加强了对餐饮外送行业——特别是几个主要外送平台的关注。在实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深刻感觉有必要加强对餐饮外送行业更细致全面的监管。”

在调研过程中,李国华发现,外送资质有瑕疵,如目前“饿了么”这样的平台只有集体外送资质,到底能不能进行对个体消费者的外送,从食安法的角度真的有待商榷。“其次,现在的外送骑手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据我了解,不少骑手没有健康证。在外送高峰期,谁都可以送外卖,准入门槛过低。此外,还存在外送人员交通意识和卫生意识淡薄、人员培训难度高又缺乏社会监管等问题。”

李国华等委员建议,应明确法律主体。外送平台每个外送站点的设立,都应该注册独立的分支机构,并且这些分支机构的管辖权与其服务半径内的市场监督所这一级单位相对应,使各地市场监督所都可以对辖区内的外送站点拥有行政管辖权、执法权。严格从业门槛,外送站点需缴纳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或本地社保,从业人员必须到辖区内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必须取得健康证等。此外,要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推广诚信制度。设立黑名单,有过侵权行为,恐吓行为或拒不履行责任的从业人员禁止再进入本行业。

[市食药监局答复]

已初步建立外送人员“黑名单”制度

市食药监局答复道,关于外送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该局已制定《餐饮配送环节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大力加强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至于外送过程交通安全管理,本市公安交管部门已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规定,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针对“外卖小哥”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全市交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执法标准,不断加大对快递、送餐企业从业人员易发多发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切实做到见违必究,纠违必处,处罚必严。

市食药监局表示,关于从业门槛和诚信制度,鼓励外送平台在人员招录中按照《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查询信用报告,加强信用管理。

“该提案中提出的建立行业从业人员‘黑名单’和推广诚信制度的建议,对于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食药监局答复道,目前,本市已初步建立网络订餐行业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要求某平台发现不诚信从业人员的,其他平台均不得聘用,已有10人被纳入“黑名单”。去年1月,市食药监局首次公布7家本市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信用情况,包含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责任约谈及整改等情况。下一步,市食药监局将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深化加强食品领域信用监管,共同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工作。

[委员建议]

重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运行体系

此次,市政协委员杨文悦等13名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切实解决好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源头减量的关键,在于给可回收物出路的建议》亦获得优秀提案。

杨文悦发现目前资源化利用和源头减量的政策导向和实施情况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可回收物交投网点不便捷,垃圾减量效果不明显;二是再生资源分拣“点站场”缺少系统规划,导致回收企业举步维艰;三是再生资源产品利用强制性不足,政策导向不明。

杨文悦等委员建议,重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运行体系,提升垃圾分类便捷度。绿化市容、商务、住建、房管部门要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企业为主体,明确规则,在居民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方便交投出售,让居民和单位在交投点就可出售各类可回收物。对居民实行“多卡合一,一卡通用”服务,持有一张卡就可实现湿垃圾、再生资源的统一积分或管理,推进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清运“两网融合”建设。

“我们还建议要加快建立垃圾分拣‘点站场’物流体系,夯实垃圾资源化利用基础。”杨文悦介绍说。此外,政策导向让可回收物有真正“出路”,建议增强垃圾分类的支持力度。宏观政策制定部门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要研究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支持社会企业跨区服务、做大做强;出台再生产品利用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更多利用再生产品。

[市绿化市容局答复]

已建成近900个两网融合回收网点

针对委员意见中建议与本市下一步分类减量工作方案结合情况,市绿化市容局表示,经过3年试点,全市建成了近900个两网融合回收网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逐步融合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推进“两网融合”,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在“有分有合,分类分段”的基础上,实现生活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重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关于加快建立垃圾分拣“点站场”物流体系的建议,市绿化市容局答复道,今后三年内将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的“点、站、场”布局,统筹“收、储、运”管理。大力推进社区源头交投点的规范化设置,推进全市有条件的居住区垃圾箱房按照“两网融合”收集点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加强可回收物收运和转运系统建设,推进街道(镇)可回收物转运站点规划布局,同时配套适宜的车辆运输体系,将可回收物运输纳入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服务内容;规划布局市、区两级大型集散转运场。各区统筹街镇资源,原则上每个街镇要建设一座中转站(考虑到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2个街道合建一座),郊区每个区最少要建设一个再生资源集散场,确保低价值可回收物有出路、能监管。

关于政策导向让可回收物有真正“出路”的建议,市绿化市容局答复道,《关于建立健全本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到2020年,各区因地制宜地在居民区建立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方便居民和单位的交投出售;建设具备分拣、转运功能的可回收物集散场;建设具备中转、分拣、交投功能的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转运站作为体系补充。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