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农代表:吴淞口年内新增一家入境免税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上海目前继续保持亚太第一、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地位,但入境游客和出境相比却有些“跛脚”,2016年统计的数据差距达到40倍。市人大代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农在此次两会期间透露,上海正在研究一条多母港航线,让邮轮好似“公交车”一样能从其他港口运来国外游客,同时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今年年内还将新增一家入境免税店。
入境游和出境游数量差了40倍
王友农亲眼目睹了中国邮轮经济在近十年里的蓬勃发展,短短十年间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新兴市场。上海邮轮母港已经成为世界邮轮母港的标杆之一。
作为中国邮轮门户港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11年开港以来,累计接靠邮轮近2000艘次、出入境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三年登顶亚洲第一,五年问鼎全球前四,成为全市第二大出入境旅检口岸。2018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待邮轮375艘次,占全国比重38.42%,接待出入境游客271.56万人次,占全国比重55.57%,以绝对优势保持全国第一大邮轮母港地位。
不过,从出入境的游客数量对比上来看,差距还是非常明显。“上海的两座邮轮码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2016年出境游客达到282.80万人次,入境游客人数只有6.83万人次。”40倍的差距让人侧目。王友农表示,入境游人数加上从上海乘邮轮出境的外国人,大约只占游客总量的2%。“而国外有些地方这一比例差不多在20%左右。”
上海正在研究一条多母港航线
如何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还是需要有更多对外国游客有吸引力的邮轮产品。
据介绍,根据客源地分类,邮轮港口一般分为母港和访问港。“2006年开始上海建成母港,但受到码头限制,只能停靠小邮轮。直到2012年吴淞口国际母港的建成,靠泊的等级上升,吸引了大邮轮,乘客数量才快速发展。”王友农表示,上海母港的游客大部分来自于上海本地以及长三角地区。
“是否可以考虑让邮轮母港的市场不仅仅只有上海,甚至不局限于中国,让邮轮成为其他国家游客到上海、到长三角、到中国来旅游的一种方式。甚至游客可以乘坐邮轮来上海,玩好后还可以再乘邮轮去亚洲其他地方玩。”
他透露,目前上海正在研究一条多母港航线。这样的多母港航线就不再是单向航线,有点像沿途停靠的公交车,母港市场就不仅仅只有上海市场,而是拓展到了国外市场。
今年年内吴淞口再添一家免税店
此外,他还透露,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今年还将再新增一家入境免税店。去年12月国家财政部门已正式批准吴淞口入境免税店的设立申请,每名游客能够享受的免税额度从5000元提高到了8000元。目前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方面正在开展项目招标,王友农表示,预计在今年6月3日之前完成招投标流程,新店将于年底前开业。据悉,目前吴淞口已有一所出境免税店,2017年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
王友农表示,今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还将进一步打造邮轮产业链。将继续全力推进上海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招商建设,继引进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后,园区还将引进更多邮轮建造配套企业。同时吴淞口将会在海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力打造邮轮监管区,逐步完善以服务邮轮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海关监管制度,使之成为上海自贸区政策推广复制的载体。
“未来上海的邮轮旅游业还是要从区域化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这就需要在优化服务上有所突破。据了解,去年2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经在全国率先推出口岸自主通关,并实行140小时过境免签和团队游客15天入境免签的政策,提升通关速度。
建议建立长三角一体化邮轮游客权益保障机制
在邮轮迅速发展的阶段,游客权益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管辖权的问题。在上海乘坐邮轮的游客来源于全国各地,各地的管辖权不一致,使得游客异地维权较为困难。”王友农表示,目前邮轮服务机构主要集聚在长三角地区,但尚未建立起长三角一体化邮轮游客权益保障机制,使得长三角邮轮市场监管联动也存在困难。
此次两会期间王友农也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书面意见,建议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建立长三角一体化邮轮游客权益保护机制,加强游客权益保护联动,从而更好地推动上海邮轮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他建议要建立长三角投诉处理联动体系。“可借助‘12315’等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受理、反馈平台,将社会各界对于长三角邮轮旅游相关企业的投诉、举报、意见等信息通过网络及时处理、反馈,同时在长三角建立邮轮旅游维权服务联络点,让异地消费者更为方便的获取维权服务。”
同时他还建议要建立长三角统一的企业信誉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信用互通平台实现长三角各省市的企业信誉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邮轮旅游相关企业评价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