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离不开文化建设
2019-01-31 要闻

栏口.jpg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80后”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博物馆副馆长余思彦来自金山,他亲眼目睹,在廊下镇,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一份原来自家大灶烧的菜饭,变成了一份二三十元的农家招牌菜,成了不预约就吃不上的“香饽饽”,普通的菜饭实现华丽转身,其文化附加值大大提升。“廊下的菜饭案例提示我们,乡村振兴中要关注文化建设,产业引领十分重要。青年通过在乡村扎根,可以发展文创、旅创、农创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

余思彦此前在廊下镇从事过农家乐的经营。在他看来,廊下镇开发的农家乐,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尽可能保持乡土风貌的基础上,提炼出“白墙黛瓦观音兜”的特色民居,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余思彦认为,实现乡村的跨越式发展,既要做到地方文脉传承,又能让百姓增收致富。

他觉得,农村是广阔的天地,还有很多创业的机会,青年可以大展鸿图。“上海的郊区,要将中心城区在文化、旅游、设计、创意产业方面的优势,与乡村农业、农村、非遗、文物等资源结合起来,让青年在乡村扎根发展文创、旅创、农创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上海郊区的农村也不逊色于发达国家的农村。

与此同时,余思彦提出,要重视地面文物保护利用,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地面文物为我们留下了乡愁记忆,承载了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建议加大对本市地面保护的投入力度,各区财政每年要安排出文物保护修缮的专项经费,要加大文物保护人才的培训,为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供最为坚定有力的物资基础和考古业证据。”

再者,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格建基于其由来已久的融合文化,有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上海这块区域传承并发展,特别是在郊区还有许多值得挖掘整理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此,要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和扶持,引起市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大力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吸引更多的青年投入非遗文创事业中去,充分发挥其市场价值,让非遗能后继有人。”余思彦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