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年轻人“借钱度日”,葛华勇委员:引导年轻群体理性使用借贷服务
2019-03-10 要闻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刘晶晶 北京报道

2018年“90后”消费增速是“70后”的两倍,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居然“借钱度日”,互联网时代更为此创造了便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葛华勇在此次两会期间也呼吁,要引导年轻群体理性使用借贷服务,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性、科学的消费习惯。

“90后”年均消费金额近三年来增长2.7倍

葛华勇表示,2018年,消费支出对国内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从居民个人消费来看,消费群体更加年轻。“90后”消费增速最快,是“70后”的两倍,“90后”消费群体年均消费金额近三年来增长2.7倍。

但是,在消费升级和鼓励消费的大环境下,相当一部分年轻群体以“借钱度日”为生活方式。

调研发现,少数年轻群体在自身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过度注重享受、品质消费,又敢于使用市场上高利率信贷产品,最终无法偿还、导致个人违约,甚至出现了暴力催收、“裸贷”、跳楼等负面事件。

“个人群体信用危机一旦扩大,容易产生连锁效应,将风险向社会层面传导,进一步危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他表示。

部分年轻群体过度“消费主义”、金融知识欠缺

葛华勇表示,目前少数年轻群体出现较为严重的借贷违约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宣传导向问题。“众多商业机构和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和倡导‘消费主义’,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同时,部分提供信贷产品的商业机构,过分强调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但刻意回避了高利率、高违约金,金融知识欠缺的少数年轻群体难以辨识。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开展业务,有的借贷业务过度以趋利为目的,业务风控水平有限,对客户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不足,并不具备普惠特质,反而会加速放大金融风险。

在制度保障方面,葛华勇表示,一方面很多商业机构由于缺少数据条件和完善的征信支撑,难以识别并阻止多头借贷、骗贷等行为,延伸出坏账处理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数据大量集中在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头部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头部企业并未与长尾企业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

要引导年轻群体适度合理“借钱”

葛华勇委员表示,在这种环境下,需要引导年轻群体适度、合理使用借贷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社会舆论建设,普及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性、科学的消费习惯,借贷产品的信息披露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引导年轻群体合理使用借贷服务。”

葛华勇说,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普惠金融,加强对年轻群体的服务覆盖,提升对年轻群体的服务能力的同时,可以发挥商业银行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客户风险管理机制和经验,做好风险提示,引导年轻群体使用合规性、可持续的借贷服务。

他还建议,要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开放相关信息资源,推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鼓励各类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并严把放贷机构市场准入,一律持牌经营,最终让有资质的放贷机构建立在真正掌握借贷人征信记录的前提下进行授信额度内适度的放款,借款人则在自身能够偿还的基础上量力申请借款,以防止个人借贷过度膨胀给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冲击。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刘晶晶 北京报道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