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东坡和贝多芬对话是什么感受?指挥大师余隆今晚告诉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主办方供图
今晚(17日)8点,上海交响乐团又一重磅演出——余隆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将在上交音乐厅奏响。“贝九”是古典乐里的超级经典,但上交音乐总监余隆,却在这场音乐会前加入了著名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江城子》,其中的合唱部分更是由东京歌剧院合唱团担纲。当苏东坡遇上贝多芬,会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外国人唱“十年生死两茫茫”,又有怎样的意境?开演前,余隆总监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这场演出,是上海交响乐团2018-19演出季中的重要一场。对于“中西结合”,余隆解释说:“如今凡是我在跟国外的乐团合作时,都要加上中国作品,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一种责任。”
随着上交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上交和余隆也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作曲家的作品,带上国际舞台。这次虽然是在上海演出,但合作的除了上交,还有东京歌剧院合唱团,余隆同样坚持了这一点。
陈其钢是作品在国际上深得认可的作曲家,此次的《江城子》,灵感来源于苏东坡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品22分钟,在66分钟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前演奏。而众所周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余隆说,这样的安排,是因为两首作品内在有共鸣。
“‘贝九’是展示人类大同理想的作品,很多重要的场合,比如世界和平大会啊,拆除柏林墙时啊,都会演奏这首曲子,”他说,“如果说它是讲述了人类共同的、大的情感,那苏东坡的《江城子》,则是中国式个人感情的展示。”他认为,这样的安排,正好是从情感上展现了“从小我到世界”的逻辑关系,“我们希望大家对世界文明了解的同时,也对中国文明有很好的传递。”
《江城子》的声乐部分,独唱是女高音唐漩璇,合唱则是东京歌剧院合唱团,如何让外国人来理解中文里的意境?余隆特别给歌唱家们开了个会,“其实,日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尊重和景仰,而且东亚文化本身理解起来也没什么问题,陈其钢跟他们讲述的时候,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咬字不需要太清晰,但‘生死’两个字要着重,‘两茫茫’和‘自难忘’的意境要出来,这种音乐有时候就像中国画,需要留白和想象空间,他们都一直在拿笔记录,非常有兴趣。”
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中国第一家交响乐团,今年迎来了140周年的生日,在如今跻身世界一流乐团行列的时候,余隆也希望,上交能走出有特色的路,而这就是“要把中国故事说好,把中国文化传承好,因为在国际的平台上,上交不仅仅是代表了上海的文化品牌,甚至是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品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主办方供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