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青年离婚系列调查3]从你侬我侬到剑拔弩张
2019-03-20 青年

都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两人世界时两人你侬我侬,有了孩子后,因为教育孩子的“政”见不同而剑拔弩张。

专家给这些因为亲子教育而面临崩盘的婚姻开出处方: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比教育方式更重要。如果夫妻双方天天争执,勉强凑合在一起,还不如彼此给一个好的离婚。因为家庭关系的混乱,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文  高玲、姚佳森/策划 周培骏/绘图

丧偶式育儿

丈夫不管家妻子单兵作战成“苦役”

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吴迪认为,有时候,看似是夫妻双方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争执,但其背后其实是双方在争夺话语权。比如曾有一对“80后”来咨询,妻子想要将孩子转去双语学校,丈夫不同意。两个人在重大家庭决策上互不相让。

近年来,丧偶式育儿这个新词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夫妻双方一方对孩子不管不顾。在吴迪接待过的咨询者中也存在这样的案例。“那位妻子的丈夫基本不管家,每个月的工资也不高,导致妻子觉得独自带娃吃亏,提出了离婚。还有一位主动提出离婚的丈夫觉得丈母娘没有来带孩子,只能雇保姆照料孩子,对此非常不满,他抱怨说同事家里都是外婆来带孩子的,觉得娶妻生子后活得很累,生活质量不高。”

“带孩子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苦役’。”吴迪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时代,现代人单兵作战的能力提高了,单身生活也可以过得挺好,有时候两个人反倒成了附庸和拖累。就算结了婚,婚姻本身的凝聚力变弱,大家也都更加自我了,现代人不会为了孩子不离婚。

上海睿家社工服务社婚姻家庭辅导项目组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耀萍也接触过不少因为孩子而闹离婚的案例。有位全职太太婚后将情感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还为孩子报了费用颇高的国际幼儿园,引来丈夫异议。深聊后朱耀萍发现,其实这位妻子非常没有安全感,怀疑老公出轨,她希望丈夫多在孩子身上花钱,让对方尽快回归家庭。

朱耀萍接待的案例中还有一位来自高干家庭的妻子,嫁给了上海户籍的先生,女方家境很好,学历也高,研究生毕业后邂逅了大专学历的先生。之所以义无反顾地嫁给对方是觉得对方虽然不优秀却是暖男。在这段婚姻中,男方处处觉得比女方低,试图逃离家庭。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先生就到外地工作了,平均一个月才回来一次。这位妻子很能干,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孩子的重担。

两人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先生的长辈位于郊区的房子拆迁,先生的几位兄姐都分到了拆迁费,唯独先生被排除在外。此时妻子觉得先生应该站出来说话,为他们的孩子争取该得的利益,但由于对方性格懦弱,没有丝毫争取。她感到自己一直以来带孩子的辛苦都白费了,坚持要离婚。

“当时我了解到,因为老公一直在外地,妈妈和儿子关系很紧密。孩子10岁了还要和妈妈一起睡,很黏妈妈。我用心理学的理论为他们分析,指出最稳定的家庭关系是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如果家庭关系中一个角缺失了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利,容易出现一系列不好的行为。我还向这位执意要离婚的妻子指出,到底是争二三十万的拆迁费重要,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要。最后妻子想通了,两人相拥一起回家,表示将同心协力将孩子抚养好。”朱耀萍介绍说。

教育有分歧

虎爸猫妈常年剑拔弩张最终分道扬镳

孔庆华是一位读写障碍并发ADHD症(多动症)孩子的妈妈,曾经她是猫妈,前夫是虎爸。两人因为教育孩子的理念发生了严重分歧,最终让这段婚姻走向了尽头。

不少患有ADHD症的孩子给人的感觉比较好动,儿子小的时候丈夫责怪妻子给孩子玩具买的多,两人为此经常争执不下。丈夫一个礼拜才回家一次。每次发现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前就是一巴掌。让孔庆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儿子4岁就开始学钢琴、画画、陶艺,算是多才多艺,但不知为何读书上碰到了诸多困难。有一次,儿子和妈妈吐露实情,自己上课根本听不懂。并不是自己不在听,而是当老师讲1+1等于2的时候,他在思考为何不等于3。

孔庆华和前夫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两人渐行渐远。比如在看影视剧的问题上,她认为需要选择性看,但前夫觉得孩子什么都可以看。有一次为了孩子在沙发上看了5个小时电视一事,两人大吵了一架。

儿子在小学时出现了严重的读写障碍,考试时得10分、20分是家常便饭,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在校时他倍受欺凌,自信心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孔庆华觉得应该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只有那个时候他的注意力才是高度集中的,但两个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孔庆华曾试图给前夫看泰晤士报推荐的《养育男孩》一书,但对方将书扔掉了,冲突再次升级。

当医生鉴定儿子患有读写障碍并发ADHD症的报告出炉后。夫妻俩再次僵持不下,前夫根本不认可这份报告。常年的争吵让感情变淡了,在儿子小学一年级时两人分道扬镳。

从那时开始,孔庆华就开始学习如何教育读写障碍的孩子的课程,综合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试图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阴霾,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让儿子在家接受教育。但此事被前夫知晓后,将她告上了法庭。

在孔庆华的鼓励下,儿子魏天翔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一所私立高中。在那里,孔庆华研究了爱因斯坦、乔布斯、丘吉尔等名人成功的经验,自己总结出一套研究方式,还成为美国读写障碍协会会员。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儿子加入了乐团、3D打印社、机器人社等,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三等荣誉奖。“以前的读写障碍让儿子无法写作,现在他的作文基本上能拿到95分以上。最困难的写作和阅读问题也解决了。”

今年孔庆华的儿子已经年满15周岁了,他不仅自己克服了读写障碍,还在网上教其他国内的学生学英文,其中有三个孩子的英文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开方]

夫妻双方要学会如何合作,而非冲突

“不管是虎妈猫爸还是猫妈虎爸,如果没有就孩子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的话,很容易引发争吵。中外家庭皆如此,因为孩子教育而闹分手的也是离婚原因中排名较靠前的。”安洁家庭教育家庭治疗师安洁透露说,前往她那里咨询的夫妻中就有一对这样的虎妈猫爸,爸爸对孩子特别溺爱,妈妈却异常严厉,两人越是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安洁认为,表面上是孩子教育问题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权力斗争,即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到底是用你的还是我的方式教养孩子。“其实,教育方式没有绝对对错,夫妻双方要学会如何合作,而非冲突。夫妻双方观念不同不是问题,不能合作才是问题。他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安洁指出,作为父母很容易陷入误区,纠结到底是采取严厉还是温和的教育方式,总是试图让对方认同自己的理念。但其实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比教育方式更重要,哪怕是目不识丁的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影响也是最大的。如果夫妻双方天天在一起吵架,勉强凑合在一起,还不如彼此给一个好的离婚。因为家庭关系的混乱,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

“我希望更多的家庭能理解这些孩子,不要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导致夫妻之间闹矛盾。”作为过来人,如今,孔庆华试图帮助更多家庭走出当年的怪圈。她透露说,广州有个妻子曾向她求助,丈夫是银行行长,曾经是学霸,但两人的孩子却出现了读写障碍的症状。心急的孩子爸爸一到家就骂孩子不争气骂妻子不会教育孩子。一旦妻子帮孩子说话,丈夫会变本加厉地打骂孩子,夫妻关系一度很紧张。孔庆华为这位妻子做疏导,还建议对方挖掘孩子艺术、设计、音乐等方面的特长。与此同时,她还建议这位妻子不要和丈夫硬碰硬,而是把丈夫拉到了一个亲子教育群,她经常会在群里分享一些孩子教育的链接和话题,这位妈妈也将内容转发到家庭群里,旁敲侧击地让丈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现在这位丈夫对待妻子和孩子的态度开始改变了。

“现在不少年轻爸妈光顾着忙事业,将孩子交给老人隔代抚养的很多,真正了解孩子的很少。老师只要一投诉,很多爸妈会将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有一位妻子向我哭诉,丈夫一怒之下用斧子把门砍了,夫妻之间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抱怨。”在接待过很多类似案例的孔庆华看来,撇开特殊家庭不谈,即便是在普通孩子的家庭里,一旦出现了亲子教育的矛盾,夫妻之间不能抱怨,不要以成绩论英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没有信心读书。夫妻双方要在教育孩子的认知上达成共识。孩子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如果自信心受挫,很容易封闭起来,正确的方式是挖掘孩子的强项。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文 高玲、姚佳森/策划 周培骏/绘图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