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上海约有7000人都在做同一件事!
2019-03-25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摄

在刚刚结束的周末,2019年上海艺术24小时如火如荼。在“一张通票看遍所有”这样独特的运作模式之下,找一个时间去逛逛博物馆和美术馆,这成了很多市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习惯。但是这究竟是追逐时尚,还是真正成熟的观展?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探访。

据艺术24小时主办方提供的数据,在3月23日和24日两天,共有约7000名观众使用艺术24小时的通票到各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所有参加艺术24小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各家画廊,在过去的周末中一共准备了近70个艺术展览呈现给观众。而这些精心准备的高水准展览,成为了吸引观众参与艺术24小时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较之去年第一届,今年艺术24小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观众结构的变化。过去艺术24小时的主体是一些潮男少女、文艺青年,他们以观展为时尚,在各大展馆奔走拍照,十分热闹。而今年所多的是亲子,父母带着孩子或者带着长辈前来观展的人占据了主流。既然将观展作为一项亲子活动,那当然就是在此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所以观展更为深入,观展的心态也更为成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艺术24小时期间探访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时,对此有比较深的体会。比如在艺仓美术馆,这里的“时尚印迹: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展本来就是一个时尚展,但是记者却看到市民吴先生带着女儿来看展时手里拿了一本《西方当代艺术史》,吴先生对记者说,要理解大师的设计作品,必须了解大师的艺术风格,这样才能站在一个高度去审视。显然,他们是有备而来的。

这种有备而来,成为艺术24小时观众观展的一种常态。去年活动举办期间,一些青年观众制定了攻略,力求在一天之内看足够多的场馆,他们比拼的是观展的数量。但是今年,观众更趋于理性了。在与一些观众的热聊中,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天最多只看两三个展览,但这些展览都是有关联的,所以看起来尤为地深入。

经过了多年持之以恒的艺术熏陶和普及,上海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的成熟观众。这是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采访中所明显感觉到的。在龙美术馆,记者看到有四五个青年人结伴而来,他们都是某个艺术读书会的成员,平时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艺术欣赏是他们的共同爱好。为了观展,他们准备了翔实的材料,而对于一些艺术家的评点的专业性并不在一些专家之下。观众的这种成熟的艺术热情,在艺术24小时中完全绽放出来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摄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