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也得脑洞清奇,“夸夸群”为什么火了?复旦研究数据说话
2019-03-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鲍涛/图

高校“夸夸群”的这波热潮,正引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一群师生就传播现象展开一场观察研究。就初步问卷结果显示,“夸夸群”成员半数以上在1995年至2000年出生。他们加入“夸夸群”的主要原因为“我觉得会很好玩”,其次是“我想知道大家都在玩什么”。而对于夸夸群的互动内容,大多数群里成员认为“充满了正能量和欢乐”,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实很丧,但苦中作乐”。

求夸内容“生活糗事”排第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教授胡春阳联合复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王雅琪、周小溪,传播学硕士生鲍涛发起了关于“高校夸夸群”的问卷调查。

“90后”的鲍涛是传播学硕士在读,他告诉青年报记者,当看到“夸夸群”火了的时候,自己出于一种对传播现象的专业敏感性,便迅速加入了几个“夸夸群”,同时自己也创建了几个群,“自己既是一名参与者,也是观察者和研究者。”

从3月17日晚上10点到3月18日下午17时左右,15小时之内,研究团队在包含清华、同济、浙大、交大等10个高校微信群收回233份有效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夸夸群”的年龄构成上,有54.79%的群成员在1995年至2000年出生,29.79%的群成员在1990至1995年出生。从学历看,49.47%的人集中在大专/本科学历,44.15%为硕士研究生。他们加入“夸夸群”的主要原因为“我觉得会很好玩”,其次是“我想知道大家都在玩什么”。

加入夸夸群的主要原因

通过初步的调研分析,鲍涛认为,“95后”“00后”在群内一方面希望通过夸赞发现一个更好的自我,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寻求一种自我的呈现和个人印象管理。

研究团队的问卷对群成员加入“夸夸群”的主要原因调研,根据群友自行排序,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为“我觉得会很好玩”,分数为6.36分。其次是“我想知道大家都在玩什么”,分数为3.64分。问卷显示,高校“夸夸群”互动中主要的求夸内容集中在“生活糗事,如饭卡丢了,上课睡着等”,其次是“个人压力,如毕业、工作、作业等”。

在“夸夸群”的主要“求夸”内容

加入“夸夸群”后,群成员获得的感受如何,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为“简直是我的快乐源泉”,分数为3.42分,其次是“生活不易,自我解嘲并皮一下”,得分为3.09分。

对于“夸夸群”内的互动内容,64.89%的人认为群内“充满了正能量和欢乐”,35.11%认为“其实很丧,但苦中作乐”。“夸夸群”内的成员是否会在现实中对周围人进行夸赞?对此,有36.17%的群内成员选择“经常”在现实中对周围人进行夸赞,29.79%的群内成员选择“有时”。

其间,有71.81%的群内成员认为,“夸夸群”的互动内容虽然没有助于自己改变现实状况,但是获得了快乐。

参与调查的人对“夸夸群”互动内容效果的看法

“脑洞清奇”的夸赞最让人快乐

研究团队发现,“夸夸群”最近的热度虽稍有“降温”,但已经延伸到了商业链条。可以说,“充满了正能量和欢乐”“快乐源泉”等,也是“夸夸群”能走红并且相较于“怼怼群”“互喷群”等有更强生命力的主因。

鲍涛说,有一次,他在交大群发了一条动态:“突然想,地球是某种高等物种放在太阳系下的烤肉丸子吧?感觉自己是个吃货,夸我。”立即,就有学生回复:“那我们都是芥末吗?夸。能吃是福,文采清奇,夸。想象力太丰富了,流浪地球2由您当编剧。夸。”继而,有一些人站队:“把我说饿了,夸!”

作为一名参与者,鲍涛发现,如果一本正经地进行夸赞和鼓励,往往不会得到太多的互动,但是带着轻松调侃的趣味,就能让更多的同学发言。“在近一周多的观察中,我看着这些我们生活中尴尬或难堪的一些小事被大家用来夸的时候,也会因为这事有了‘不丧’的视角变得开心和不那么在意。”鲍涛说到。

参与调查的人认为能感觉到快乐的“夸赞”

根据问卷,“脑洞清奇”的夸赞方式也是最能让群友感觉到快乐的。阅读文献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之日常。有一次,鲍涛说:“读了好几篇文献,读不下去了,求夸。”对此,大多数夸友都说,学习认真、科研扎实、勤奋用功之类,有一个夸友就四个字,却让大家一致喝彩,他说:“识字儿,夸!”

鲍涛称,这也是他个人最感兴趣的点。当大家开始形成某种固定的夸赞风格,同一件时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的回复发已经看过了或者没有新意,自己或许没有获得很多的乐感,反而是那些“脑洞清奇”的,让大家忍俊不禁。

另外,真的是“无论说什么,都会被无条件夸赞”?鲍涛指出,并不会如此。高校群中几乎不存在商业夸,学生们还是有原则的。

在“夸夸群”的活跃程度

作为研究者之一,鲍涛认为,以“夸夸群”为代表的功能性群火爆,是广大网民自发聚拢的现象,“夸夸群”背后是个体的孤单和群体的温暖,个体在现实中不便于宣泄的情绪通过网络释放,即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获得不同视角的夸赞。

“外界和高校对此进行动态关注,希望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积极的态度。大学生们思维活跃、也很聪明、有活力。参与中,学生们在互动中给予夸赞的人提供了一种关心,愉悦他人,关怀他人,表示友好,是很温暖的方式。当然,也有一些纯粹的情绪宣泄群则出现了让夸友觉得恶劣的一面,比如“怼怼群”“喷喷群”本是轻松幽默的调侃或吐槽,最后变成人身攻击。通过调研,发现更多的同学并不会加入发生了暴力的群或者退出发生了符号暴力的群体,这是一种择善行为。正如孟子性善说中一样,学生们具有恻隐、羞恶、是非之心。学生们在学习成长中,择善这种行为,就值得我们‘夸夸’他们。”

据了解,团队接下来的研究还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加紧讨论以及完善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鲍涛/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