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996,生病ICU?我们对话了几位年轻人后发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除署名外,吴恺/图
最近,一篇名叫《工作996,生病ICU》的帖子成为热点。有人注册了一个叫996.icu的域名,控诉许多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所谓的996是指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一时间,这篇帖子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采访中,记者发现,996工作制早已不只是互联网公司的独有现象,对于加班加点这一常见的社会现象,有的年轻人表示“太累了,却又无可奈何”;但也有年轻人则表示,“我认为付出和所得(钱和能力)对等,没毛病”。
案例 996工作制下的年轻人
▌“85后”宽哥:32岁看起来像42岁
“进公司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来,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在互联网公司,996更不是什么新鲜事。
宽哥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要说工作强度大,就是我们这些码农了。”宽哥自嘲“谢顶、发福、体力下降,32岁出头,看起来却像42岁”。宽哥所在的公司主做餐饮业务,APP系统流量大,每次产品功能升级都只能选择后半夜至凌晨进行,熬夜是宽哥的家常便饭。
“系统更新以及大促活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宽哥无奈地表示,往往这种时刻就是意味着要连续一个月左右的加班,这种加班几乎是黑白颠倒的;最紧张的时刻,甚至直接拿个帐篷搭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连轴转。
除此之外,日常修补各种系统bug也耗时耗力,加班成为常态。“互联网公司技术是基石,程序员就是这些基石的搭建者。”宽哥告诉记者,大部分项目都是团队一起上阵,虽然压力是由项目组共同分担的,但“搬砖”的劳动强度却是落在每个人的头上。
长时间久坐电脑前、脑力大量消耗,宽哥不仅额前头发没有保住,血压、血脂也已然偏高。“加班到后半夜的时候,都是靠夜宵来提神的。这肚子也就一点点鼓了起来,再加上缺乏运动,早早的被脂肪肝找上了门。”
宽哥说,也知道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一时半刻也难以改变这种工作现状。
▌“80后”阿平:满负荷工作后,身体出现状况
事实上,996工作制已不只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独有现象,已经在向更多行业蔓延。
“80后”阿平是一个湖南小伙,目前是沪上一家房产中介门店的店长。“客户愿意找你就是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忙。”阿平说,做房产中介琐碎的事情特别多,对于他来讲,上下班基本没什么界限。“一般而言,我们是一周6天班,双休都上班,周中有一天轮休,上班日也常常加班,晚上带客户看房子或者打电话,休息时间非常少。”阿平在公司门店附近租了个小房间,方便随叫随到。
阿平说,他的老婆和女儿都还在湖南,他很想趁年轻多赚点钱,早点把老婆和女儿都接到上海来,一家人团聚。正因为有这种目标,所以阿平特别拼,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
“没时间回老家,没时间去追逐自己一直喜欢的足球,好像一切的生活都抛给了工作。”阿平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坐电梯,嫌电梯太慢;吃快餐,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下班了,也不过是换个地方上班,时刻需要保持着和客户联系。
工作满负荷,重复性的工作,也因为疲惫经常出错,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最关键的是,阿平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状况。今年以来,阿平已经三次患上重感冒,其中有一次还引发严重肺炎,住院治疗了10天。
▌“80后”Phil:为缓解压力,走到哪,动到哪
37岁的Phil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市场总监,公司主营对C端消费者的电商业务,因此,作为市场负责人的Phil压力非常大。
“每天早上一睁眼,老板就把前一天的流量数据扔进公司高管微信群,业务数据高的时候,怕跌下来;低的时候更加忐忑不安。”Phil坦言,流量是创业企业的生命线,KPI更是市场部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去年以来经济增长态势收紧,市场难做,压力无时无刻不在。
高压之下,加班和出差就成了常态。由于Phil所在的公司全国都有布点,Phil早就习惯了空中飞人似的生活。“最长一次出差是连续一个半月没回过家。即便人在上海,也要一周工作6到7天,周一到周五在各种项目推进、业务对接中度过,周六开一天高管会复盘。”Phil感慨道,创业企业不拼不行,一天都当几天来用,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半夜12点处理业务也不是新鲜事。
压力和忙碌之下,身体素质下降成了Phil最担心的问题。Phil的太太比他小9岁,女儿也才刚刚1岁多,为了让自己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活力,Phil几乎是“走到哪,动到哪”。“我只要在公司,午休一个半小时是铁打的运动时间,同事都知道我的运动习惯。”Phil告诉记者,他在公司旁边的健身房办了年卡,利用午休时间去健身锻炼,锻炼后回到公司再用色拉做午餐。出差的时候,早上就是锻炼时间,或是在酒店的健身房做器械运动或者去室外跑步,也是一天不落。
“运动是我减压的秘诀,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增加工作效率。我常常边运动边思考问题,有几次午间运动后,想出了很有新意的市场策划。”Phil不无骄傲地说,“我虽然也称不上运动达人,但人到中年,没有高血压、高血脂,也没有谢顶,更没有小肚腩,这些都是我常年坚持锻炼的收益。”在Phil的带动下,Phil身边好几个同事和朋友也开启了“午间运动计划”。在Phil看来,运动贵在坚持,在高压、高强的工作环境下,是让工作和身体平衡的最佳方案。
▌“90后”吴悦:加班时一起大吃大喝,挺欢乐
“90后”吴悦是一家小型公关公司的大客户经理,手里同时带着几个项目,服务着数个大客户。“我们是做乙方的,‘伺候’甲方金主爸爸,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公关狗’。”吴悦戏虐地吐槽自己的生活,“我们没用明确规定996的上班时间,项目少的时候,早上十点上班,下午五六点就可以走,但是项目多的时候,特别是大型新闻发布会前夕或者客户遭遇公关危机的时候,那就是通宵达旦,随时待命的状态。”
“平时也是这样,客户那边开了一天会,下午5点定了方向,扔给我们想要第二天看效果,那基本上一晚都耗进去了。”吴悦告诉记者,最惨的一次加班是因为客户有重大活动,作为执行方,吴悦的项目团队春节七天一天没休。
但在吴悦看来,好在团队里基本都是“90后”职场新人,单身的居多,加班时都没太多后顾之忧。不过,让吴悦不太开心的,并不是加班太多,而是长胖太多。“奶茶、炸鸡、披萨……加班的时候我们就是边吐槽甲方,边大吃大喝,也挺欢乐的。”
青年报资料图。施培琦/摄
讨论 大家眼中的996工作制
▌企业: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
采访中,多家企业并不承认实施996工作制,他们认为,准确来说企业实施的是“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
沪上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公司明文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半到晚上5点半,中午一小时吃饭休息时间。但是晚上9点前,公司都是开门的。如果员工有工作没有完成,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完成。“我们只是会把一定的任务分给员工,具体他这周做什么,某一天完成多少,我们并没有强制要求。只要在合适的时间段完成任务,其余的时间我们不管。”
张先生坦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员工如果适应这个节奏,就留下来继续工作;但是实在没办法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公司,或者换一个压力小点的行业。“创业很辛苦,不止员工,公司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都很长,我自己都经常工作到晚上9点才离开公司。”张先生说,确实有很多员工晚上很晚才会离开公司,超过晚上9点下班的,公司报销打车费,还会给这些小伙伴一份餐饮补贴。
还有公司并不否认自己采取996工作制,但是他们认为互联网行业薪酬本来就有溢价,加班时间已经包含在了员工的工资里。“并且996是相对的,对于一些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完全可以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
▌员工:有人深恶痛绝,也有人表示“付出和收入成正比”
在法律意义上,996工作制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为了避免自己被问责,也为了保住工作,一些员工并不敢对自己加班加点的工作提出质疑。
在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员工小黄告诉记者,企业招聘时标注的是合法的955工作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名目延长工作时间,比方说陪客户吃饭、周末去外地做项目。“即便不用明显的996工作制,也可以让繁重的工作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原则,每周五晚上家庭日强制自己不能加班要去陪家人,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都会推掉。”
但是,也有不少员工表示,偶尔一段时间996,是可以接受的。“90后”小夏告诉记者,一些企业采取996工作制,是在双方默认的前提下实施的。趁着现在年轻,他愿意多花时间去奋斗,有时候闲着也是闲着,他宁愿在公司加加班、做点项目。小夏所在的公司也属于创业阶段,在他看来,这种和公司“同生共死”的经历还是蛮珍贵的。“男人必须要做一份事业,996也是一种自我激励,青春啊,就要奋斗。”小夏笑称,和同龄人相比,他的收入确实算多的,他的目标是到5年后做到公司中层,等40岁的时候年薪达到百万。
事实上,像小夏这样并不反对996工作制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市民白女士在996工作制的模式下过了很多年:“可以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拍屁股走。我认为我的付出和我的所得(钱和能力)对等,没毛病。”
青年报资料图。施培琦/摄
解读 遭遇996,怎么办?
▌法律专家:996工作制涉嫌违法
那么,企业实施996工作制,到底合法吗?答案是:肯定不合法。无论哪一行业,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为此,记者采访了高朋(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文伟律师。
在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制度包括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996工作制是指每周工作6日,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日至少工作10小时,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的标准工时工作制度,是一种违反法律法规的工作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在996工作制下,劳动者每日至少加班2小时,每月至少加班80小时,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
996工作制下,用人单位除了承担依法向职工支付加班费的民事责任,还有《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规定的行政责任。
但是,如果员工被强制要求加班、却没有加班费,如何来进行维权?陈文伟律师坦言,弹性工作制职工在加班举证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难。陈文伟律师建议,员工入职时要清楚自己是标准工时制还是不定时制,如有加班要保留好加班的证据。“员工需要证明自己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并且要证明这个时间段的确是在为企业工作,这样才能主张加班费。”
除了员工自己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陈文伟律师认为企业和监管部门也应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劳动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检查;另一方面,企业自己本身也需要通过自我约束,让员工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青年报资料图。施培琦/摄
▌医学专家:要学会自我调节
据中国社科院的《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很多人甚至不能正常享受年假。调查显示,仅30%左右员工能自主决定何时休带薪年假。
精神负担过重、脑力劳动繁重,以及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平衡的年轻人,都是亚健康“造访”的重点人群。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告诉记者,这些年,门诊上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过大出现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失眠、多梦;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抑郁,需要靠药物来控制情绪。”
“工作再忙,每天也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周冬青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睡觉前尽量放松自己,比方说洗个温水澡、泡脚、听听舒缓的音乐;疲倦后就上床,不一定要刻板遵守固定的上床时间;睡前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在周冬青副主任医师看来,情绪管理、饮食、运动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年轻人应保持平和心态,从精神上减压;保持三餐规律、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
▌社会学家:学会用效率代替时长
在对996工作制种种吐槽的背后,其实是健康问题、猝死现象、不婚不育等一系列问题。那么,996工作制到底是否合理?记者为此采访了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比方有些作家深夜有灵感,就把工作时间安排在夜间。”顾晓鸣教授坦言,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但是合理的工作安排加上健康的生活饮食,他一样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作为年轻人,应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谱写出不同的精彩人生。
至于有些年轻人认为“主动加班可以,但强制加班不接受”,顾晓鸣教授表示,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讲,更应该把时间转化为效率,用效率来代替时长,在工作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他希望年轻人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时候,学会自我激励,懂得如何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可以采取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细分工作时间、善用运用各种工作管理软件等方法。
996工作制已经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有向其他行业蔓延的趋势。996工作制再次被关注,证明这不仅是企业的事、个人的事,更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事,是社会的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除署名外,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