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国际人才港今起开港,率先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
2019-04-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浦东新区国际人才港今天上午开港,同步开通了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只能设路标,不能设路障”的“无否决权”成为该港亮点。

目标:最佳体验最高效率最优服务

人才港以“最佳体验、最高效率、最优服务”为目标,秉持“以五颜六色的服务,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创造五彩缤纷的奇迹”的理念,搭建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在线服务等功能平台,打造全领域支撑、全要素融合的人才服务生态圈。

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人才行政审批服务。全覆盖集成外专、人社、出入境等部门多项人才窗口业务,设立外国人审批服务“单一窗口”, 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 “一网通办”“一站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才感受度和满意度。

人才市场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产品。人才港吸引了一批能级高、排名前、模式新的国际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这些机构业务领域包括招聘、猎头、薪酬、测评、培训等,涵盖人力资源全产业链。其中有国际国内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如万宝盛华和上海外服等;有“互联网+”人力资源龙头机构如CDP集团和猎聘网。人才港不仅注重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同时还引进了一批人才配套服务机构,如国内权威的职业信用认证服务机构履途网和心理健康机构迎智正能等。

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温馨的活动交流空间和配套服务。以人才港各类开放性活动空间为载体,发挥科学城核心区区位优势,全领域链接各类创新资源,汇聚人才流、项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建人才发展共享共赢良好生态。汇集各类人才活动资源,2019年将举办主题论坛、政策宣讲、产业沙龙和项目路演等“百场人才活动”。对接科技企业孵化联盟、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搭建创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和生活配套服务公共平台。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创新政策加快落地、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人才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互联网+”人才服务。开设浦东国际人才港门户网站,一站式集成人才公共服务资源,智能化精准匹配创新创业全周期需求,人性化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体验,通过审批在线办、政策导航台、人才活动集市、双创加油站、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新闻中心等功能服务,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网匹配、配套服务一网集成。

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开通

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同时开通上线,正式接入全市“一网通办”总平台,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许可“一网通办”“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和“一站服务”。

● “四个一”让申请人更便利

在“一网通办”服务平台,申请人只需一次填报,实现体检预约、工作许可申请和居留许可“一表申请”。发挥浦东国际人才港“一窗受理”的优势,申请人只跑一个窗口,即可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实现只跑一次。同时,组建一支全岗通帮办队伍,让外国人偕行家属同样享受改革便利,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实现“一站服务”。

● “三联动”实现部门流程再造

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将原先串联的海关体检、人社局工作许可和出入境居留许可三项流程改为并联,实现工作流程的革命性再造。

“五天办结”提供最优服务体验

通过减环节(手动录入字段减少70%)、减时间(审批时间减少60%)、减材料(申请材料减少50%),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审批效率提升40%),“单一窗口”正式受理后,可在5个自然日完成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

下一步,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智能化、精准化和便利化水平,在智能审核、风险防范和大数据应用上下功夫,为人才提供更有温度和感受度的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