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纸鹤、原创诗……“红色育人课堂”上,他们这样致敬英雄!
2019-04-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杨诚/剪辑

今天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8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近70名本科生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同学们用心中的歌声、动人的诗句、精致的手工艺品、深情的信件等,致礼心目中的英雄烈士。这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研学育人基地携手打造的“红色育人课堂”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上的第一堂课。

用自己的创意作品致敬英雄

想将巍峨壮丽的群山/献给尊敬的你/因为/你的理想/恰似这磅礴山峦/抵抗住了敌人的炮火/还给我们宁静的四季……“00后”的李雪辰饱含深情地写下一首原创小诗《致你》,人物原型是烈士秋瑾。此次,她带来她的诗,以自己的方式致以敬意和缅怀。

李雪辰说,在学习英烈事迹的过程中,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已经嫁人的秋瑾,面对夫家的反对和阻挠,没有屈服和妥协,毅然决然选择自费,只身一人去日本留学,追寻先进思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追随自己的信仰。“我觉得这对于现当代的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可是那个年代的秋瑾,却做出了这样果断又正确的选择。这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震撼,也会激励我坚定理想信念,在未来更勇敢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在短暂而壮丽的生命中实现了“死是最光荣的责任”的豪迈誓言。这让黄天伟十分触动。在他看来,殷夫烈士牺牲时只有21岁,正是自己现在这样的年华。同样的年纪,我们享受着美好生活,而殷夫烈士已经投身于革命,为国捐躯。

此次,黄天伟为殷夫烈士献上了一只亲手所叠的千纸鹤,“它蓝白相间,象征着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我想把这个美好的生活展示给烈士看,也以我们的担当奋斗告慰英灵。”

赵一昕则做了一首小诗送给心目中的当代英雄时代楷模邹碧华。她说,今年是上海优秀法官邹碧华去世五年,他在生前最后最后一条朋友圈还在思考如何推进司法改革,这些细节也进一步点亮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光。

联手打造“红色育人课堂”

同学们如此众多的创意作品,实为此次“红色育人课堂”上的一个环节。下午,在龙华烈士纪念馆的红色讲堂里,龙华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峰的《道路选择》为此次红色育人课堂的正式开讲拉开了序幕。

“红色育人课堂”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及上海教育大会的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3月30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建研学与育人基地揭牌成立,探索科研、教学与育人的有效结合,使教育研究资源与上海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对接、互相支撑,共同打造具有上海高校特色、更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政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龙华烈士纪念馆长眠着1700多位英雄烈士,这些英烈牺牲的时间跨越了百年。红色育人课堂的开设,将学生融入龙华烈士纪念馆的红色氛围,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次“红色育人课堂”以研学育人基地为依托,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研、教学骨干与龙华烈士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旨在使学生融入龙华烈士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氛围、使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红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政教学、使红色文化的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品格。

据了解,“红色育人课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机的组成部分,紧紧围绕“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即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设置课程,每一讲通过多种形式讲述龙华烈士纪念馆中英雄烈士的事迹,以触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动,进而激发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以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红色育人课堂”授课形式多样,每堂课程分成追寻英烈、致礼英烈、聆听事迹、感悟精神和课后延伸五个部分。

根据课程设计,在授课之前,同学们在龙华烈士纪念馆的英烈名单中寻找一位自己心中的英雄,制作一个创意作品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授课中,先到龙华烈士纪念馆进行缅怀英烈的仪式,再到纪念馆中寻找自己心中的英雄,随后在“红色讲堂”重温英烈们的感人事迹,课后完成一篇我心中的英雄小传,并撰写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通过五个部分的课程环节,不断增强该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达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学生们通过学习、实践、内化“三步走”的教学过程,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入脑、入耳、入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杨诚/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