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49岁宿管阿姨与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不管多晚都能重新开始
2019-04-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创/文 受访者/图

1.6米出头的身高,笑起来的脸颊透着一股子的憨厚,49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宿管阿姨原梦圆如果扔到人堆里,实在称不上起眼。可是正如她那个有些文艺的名字一般,最近几天,“原梦圆”三个字突然出现了梦幻般的“改变”,成为了励志的代名词——她今年竟然与自己的儿子同时考上了研究生。从“学渣”到“学霸”,从宿管阿姨到研究生,从一名相夫教子的妻子、母亲成为一名“网红”,这个美丽又充满意外的考研故事,也许你愿意去听听。

原梦园在交大听课。

因为儿子  从“学渣”到“学霸” 

49岁的原梦圆,此前只是上海交通大学普通的一名宿管阿姨。因为考上研究生,最近几天,网上关于她的讨论可谓层出不穷,“学霸”“女神”“中国最励志考研生”等“光环”纷至沓来。可是,也许很少人知道,从小到大,她根本就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小的时候,我其实挺爱玩的,在学习上也不是很上心,用现在的话来说,自己当时就是一个‘学渣’。”30年前,原梦圆或许怎么也想象不到,如今的自己能够花上一天的时间在家自学英语,一周三次花费近四个小时从闵行到五角场的复旦大学上汉语言文学课。

一切的改变,源于儿子的到来。也许是吃了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的亏,原梦圆对于儿子的学习从小就抓得很紧,“为了督促孩子看书,我就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学习,但后来发现他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很低,还会变得很焦虑。后来我就想,如果营造出一种学习氛围的话,会不会好一点。”原梦圆回忆说,“于是我就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儿子旁边看书,不知不觉,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慢慢培养起来了。”

这一培养,可就不得了了。在入职交大前三年,她就经常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看书,并参加学校的各种公开课和讲座。2016年,原梦园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2018年因为偶然在交大看到宿管的招聘,她决定来应聘,“因为是做一休一的工作性质,不会太忙,一周有4天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为了更好的学习,原梦圆在分配宿舍的时候还特意请求能不能把自己分到文学院或者留学生学院的宿舍楼,“因为一方面这里的文学气息可能更浓,另一方面我也能通过与学生交谈来不断提升自己。”

有意思的是,家中可不仅只有她一个“学霸”。她的先生也从一名技校生,一路求学到电大大专、自考本科、郑州大学硕士、上海交大博士,如今担任一名大学老师。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抵便是如此了吧。“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儿子吧,正是他的出生,让我们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从中品味到了读书的快乐。”原梦圆笑着对记者说道。

原梦园的日常随笔,用文字记录生活。

关于考研  一场美丽的意外

原梦圆,一个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名字。可是同样很少人知道,这并非她的本名。“其实我本来叫原利平,父母的本意是希望我能够顺利平安。但后来在高考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两个太阳,我觉得这个梦特别美好,就把名字改成了梦圆,因为太阳是圆的嘛。”原梦圆说。

如同更改名字的这个意外,她的考研之路,同样也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儿子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考研,因为丈夫之前也有同样的经历,原梦圆知道其中的艰辛。“我希望能够陪着儿子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原梦圆说,“决定考研一方面是为了陪儿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老公和儿子都考过研了,我自然也不想落下。不过当时更多的想法就是去体验和感受一下考研是怎么样的,至于结果根本是不敢想象的。”研究生这个头衔对于那时的她而言,实实在在只是一个“奢望”。

既然决定了走这条路,按照原梦圆的性格,自然便要把它做到最好:“英语是老大难的问题,之前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只能从最基本的单词开始,我每天背30个,一开始光背这30个单词就要花一天的时间。”底子薄,那就多学多记多背。记忆力下降,那便多看几遍多背几遍。“我经常在网上听网课,哪怕是在去复旦大学上课的路上,也会听音频、背单词。”慢慢的,原梦圆发现自己会的越来越多,储备的知识也越来越接近“考研”这条门槛。

可是困难,却不仅仅只来源于学习,她还要应对来自老公的“抱怨”。“因为学校里有食堂,所以我经常在学校里吃饭,家里的伙食、卫生就常常被疏忽。”原梦圆说,“老公也不是没有抱怨过,但我就跟他讲,之前你读书的时候,我支持你,现在希望你也能够支持我,随后他就没再多说什么了。”当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考研成功的消息传来之后,谈起这段考研的经历,原梦圆也只是用平静的话语表示:“这真的只是一场美丽的意外,好在,我坚持下来了。”

谈论未来  希望当一名老师

今年9月份,原梦圆就将前往广西,开启三年的研究生之旅。对于未来,此时的她已经有了几分清晰的规划。“未来我希望当一名老师,哪怕是义务支教都行,我希望让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原梦圆说。

事实上,老师这个“角色”,她早已经在扮演。同样参与考研,儿子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的苦恼。那时的她,不仅仅是一名母亲,不仅仅是“同学”,更是儿子的生活导师,“我们平时不仅会交流学习心得,我还得时刻关注他的学习情绪。比如在临近考研的最后20天里,他忽然变得很焦虑,说觉得好累,紧张,想上岸,我就安抚他说,儿子你一定可以的,之前这么多天都坚持下来了,你已经很棒了,如果再坚持这几天,那就更棒了。”

最终,儿子如愿被复旦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录取,原梦圆也“意外”被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录取,“其实后来一想,也不算意外,因为题目很简单,很多甚至在我平时看书和听讲座中都已经知道了,这也让我不禁感慨,课本能够学到知识,但更多的还是平时的积累。”这话,听着有几分调侃和“气人”,可是在接受采访的最后,她留下了这样一番话,“不管你的基础有多差,开始的时候多晚,你都可以从这一刻重新开始,做一个全新的努力的自己,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够影响和帮助到小朋友吧。”影响,其实已经产生了。接受完采访的当晚,她依然还要前往复旦大学,参加成人本科的学习。“我把我的录取结果告诉我的同学们,她们都替我开心,有的也因为我的成功经历,燃起了考研的热情。”

 对话   原梦圆:不管多晚都可以重新开始

记者:什么时候产生考研这个想法的?

原梦圆:儿子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考研,因为我老公之前考过,所以我知道其中的艰辛,我希望能够陪着儿子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记者:考研是一个辛苦漫长的过程,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原梦圆:英语是老大难的问题,我之前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只能从最基本的单词开始,我每天背30个,一开始光背这30个单词就要花一天的时间。除此之外平时我经常在网上听网课,有的是免费的,即便收费的话也不会很贵。在去复旦大学上课的路上,我也会听音频、背单词,这样一来,4个小时的路程感觉一晃而过,同时又学到了新的东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记者:你和你先生、儿子都喜欢读书,这种氛围是怎样形成的?

原梦圆:我先生也从一名技校生一路求学,到电大大专、自考本科、郑州大学硕士、上海交大的博士,如今担任一名老师。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儿子,正是因为他的出生,让我们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从中品味到了读书的快乐。

记者:考研过程中,和儿子的交流多吗?

原梦圆:他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复习,我在家里,但我们会经常交流学习心得,比如今天学习成果怎么样,哪部分还不够需要提高。此外我还得时刻关注他的学习情绪。比如在临近考研的最后20天里,他忽然变得很焦虑,说觉得好累,紧张,想上岸,我就安抚他说,儿子你一定可以的,之前这么多天都坚持下来了,你已经很棒了,如果再坚持这几天,那就更棒了。

记者:接下去的三年要都要在外求学,家里人是什么态度?

原梦圆:都很支持我,我们彼此之间其实并不是十分依赖,只要是对方喜欢的事情都会支持,比如学工科的父亲希望儿子也能学工科,但他还是喜欢理科,我们也都支持他。

记者:未来有什么目标和打算?

原梦圆:有可能考博士,我也希望当一名老师,哪怕是义务支教都行,我希望让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热爱文学。

记者:你觉得自己的成功经历,对于周围人有什么影响吗?

原梦圆:“我把我的录取结果告诉我的同学们,她们都替我开心,有的也因为我的成功经历,燃起了考研的热情。我渴望做文化的播种机,想告诉所有人,不管你的基础有多差,开始的时候多晚,你都可以从这一刻重新开始,做一个全新的努力的自己,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影响和帮助到小朋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创/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