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飞跃鞋”!这份送给2019上纽毕业生的毕业礼物,很潮!
2019-05-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上纽标志性的紫色配合专门的设计,会呈现出怎样一双不同的“飞跃鞋”?今年,上海纽约大学2019届毕业生正拿到一双定制款“飞跃鞋”作为毕业礼物。以一双有意义的鞋,带毕业生去往更美好的诗和远方,是这份礼物设计时就心怀着的期许。与此同时,这个带着上纽学生专属记忆的白胶鞋也开始在学校校园店里售卖。

上海纽约大学2019届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和世界史(综合人文)专业的双学位毕业生胡文倩是此次“飞跃鞋”的主要设计师。“在我们几个加入‘毕业委员会’和学生会的同学协助飞跃方和校园店达成合作共识之后 ,离最终制作成品的完成时间只剩下短短不到两个月,我们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几天内策划举办了面向全校同学开放的两小时设计挑战赛。”上纽“飞跃鞋”的出炉,与此次“设计挑战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飞跃最初就是一个上海本地品牌,现在在国际上非常火,可以说是从中国走向世界,这与学校‘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理念也有吻合之处。”胡文倩说,一方面,毕竟是要给大四同学赠送的毕业礼物,我们想要集思广益,征集大家在共识上比较喜欢的设计。另一方面,举办设计挑战也是很好的宣传契机,有助于让同学们了解我们正在与飞跃合作,为之后的销售等等做好铺垫。

在两小时的设计挑战中,共收集到了三四十份富有创意的设计稿,凝聚着大家对学校精神的共识,同时也将“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理念贯穿其中。比如,多份设计稿运用了纽大紫,勾勒了上海与纽约的天际线等等。这小小的设计细节其实折射了大家对上纽大“没有围墙的学校”和“在城市中学习”精神的潜移默化。

虽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一一实现同学们的优秀设计,但所有参与挑战的学子也认为,重要的是这个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最终,上纽“飞跃鞋”的设计集合了大家的创意精华。“大四的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一双有意义的鞋,可以寄托大家的感情,带我们去更美好更遥远的诗和远方。”胡文倩说。

据悉,如今这款毕业限定款“飞跃鞋”也在上纽的校园店售卖,上市没几天就已断供。

另据介绍,除了“飞跃鞋”,另外一份毕业礼物是在88天毕业倒计时出炉的定制帆布包,其主要设计师也是胡文倩。

一年前,胡文倩就思考如何将2019届同学特别而共同的记忆进行具象化,继而据此做出一个毕业礼物。最终定下的图案元素是——大一通识课用来签到的clicker(投票器)、校园里供大家小憩的懒人沙发、带着毕业帽的奶茶、亮起上纽紫的东方明珠、世纪大道地铁站的线路、小笼包、金桥宿舍的猫、世纪大道路牌。有了这个想法后,最终的成品由大二学生高心宜一笔一画设计绘制而来。

“我们寒假的时候也与商家多次沟通,定做样品,来来回回很多次,非常感谢一路帮助实现这个想法的同学、朋友们。我知道,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达成现在的结果。”特别是当看到帆布包作为礼物发放给毕业生后,学校里有很多同学每天都在背时,胡文倩感到由衷地开心。

》》设计师的故事

“95后”胡文倩:做不一样的设计

“高中的时候,我是一名热爱文学和艺术的文科生。现在,我即将拿到理学学士学位,并将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系的硕士学位。”回顾四年来的学习历程时,上海纽约大学2019届学生胡文倩不无感慨。

胡文倩来自兰州,高中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上海纽约大学,胡文倩攻读了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和世界史(综合人文)专业的双学位。还有数月,她将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下的人机交互学院,攻读人机交互硕士项目。该专业是全球首个致力于为从事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教育的项目。

从一名标准的文科生,到修读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再到在这一跨学科领域继续深挖,研究人机交互,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对此,胡文倩说,她觉得这是上海纽约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带来的影响,它提倡大家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对未知充满好奇,不给自己划定界限。

“在上海纽约大学,从没有人会跟你说因为你是文科生,就不具备学习某个专业的条件。在这里,我学到的一个很好的品质是,在接触一个事物前,不要轻易下结论说‘喜欢’或‘不喜欢’‘擅长’或‘不擅长’,先试了再说。”

刚入学时,胡文倩的家人本想让她学习金融学专业,但在修读了统计学和会计学课程后,她认为这不是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学科。而大一上的一门“交互实验室”(Interaction Lab)课让她坚定了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方向。这门跨学科创新课程,会教授关于电子产品、编程、数字制造的入门知识,并鼓励学生从更全面的视角对计算机界面进行创意思考。“我热爱创造新事物,并期待创造力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际的、积极的影响,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给了我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

设计项目需要写代码,虽然此前没有任何写代码的经验,但她并不惧怕。“从一开始,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就没有把写代码作为一个学习目的,它只是我们实现个人想法的手段之一,所以,只要内心里有一个想要实现的项目,再有针对性地自学代码或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就会充满动力。”

胡文倩也很感激学习初期来自教授的指导与支持。“当时,因为编程能力没办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想法,经常在学校一待就是凌晨三四点。有任何问题,哪怕凌晨一两点发邮件,教授都会秒回。”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胡文倩极大地锻炼了自学能力。“基本上,每上一节课,就要学习一个全新的技能,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光是课堂上学的那些是不够用的,一定要通过海量的自我学习、自我训练才能完成项目。所以,交互媒体艺术不光是教会你掌握某个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的自学能力。”

选择世界史(综合人文)作为第二专业,并修读历史、法律、哲学、电影等课程,不仅是因为胡文倩想从不同维度和领域了解世界,“这是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必要条件”,也是她想将人文科学的工具和理论用于指导自己的第一专业。“了解用户不是坐在桌前凭空想象,它需要你了解人类的文化发展与过去,主动地与目标用户进行沟通,不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与养料,深入思考究竟何为‘以人为本’。”

大三海外学习时,胡文倩在巴黎和纽约各学了一学期。对她而言,这不仅是打开眼界、接触不同国家文化的一年,更让她敏锐地体察到科技和设计如何基于人类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对不同国家的人产生共同的影响。“在哥本哈根旅行时可以用App买公交票,虽然我完全不懂丹麦语,但在打开App时我发现,购票App的设计思路都很像。我的理解不再是通过文字,而是通过隐藏在身体的直觉、逻辑与习惯,顺利地买了票。所以,好的设计不仅是赏心悦目的视觉或图像,更是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引领。这一层的设计往往是隐形的,却至关重要。”

胡文倩的硕士项目为期一年,毕业后,她希望自己能在互联网公司担任用户体验设计师,用更隐形的“守护”做好未来设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