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徐志摩”、俄罗斯美女纷纷参加!这项全球大赛又㕛叒来袭了
2019-05-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这是四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的主题,一年年走来,如今已到第四季。大赛鼓励当下的青年读诗、品诗、写诗,致力于促进校园原创诗歌创作繁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多月以来,组委会已收到超过1.3万封投稿,俄罗斯“95后”美女汉语成诗,阿根廷“徐志摩”继承家学,从大洋彼岸到南半球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们亦是诗情大发。此次,大赛还以原创插画、音频、文字来共同呈现诗歌文化之美。

阿根廷“徐志摩”用诗歌记录中国学习生活点滴

《巉岩林立》

梦似的朦胧,百奇兀峰。

在灰尘与烟雾间,

只有黑与白、分不出的形与影耸立在我左右。

在栖息的时间,与沉默的无声。

我悄悄地走着,

北京,冬至清晨六点。

这首颇有韵味的小诗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阿根廷留学生潘天乐。不同于大多数喜欢中国相声、书法、绘画的外国友人,潘天乐对于中文诗歌情有独钟。

来中国求学前,潘天乐没有出过远门,更没去过其他国家,但是他的母亲非常支持孩子们能出去看看,了解不一样的文化。2017年9月,潘天乐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中文系。

潘天乐的外公和父亲都是诗歌爱好者,且在当地都出版过诗集。潘天乐介绍说,他的父亲对东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曾学习过中国诗歌和日本俳句。在父亲和外公的熏陶下,潘天乐从小就开始读诗和写诗,这两年在交大中文系学习时,热爱学习的他会经常一边听课一边抄课件上的诗,特别喜欢的某首诗会试图把它翻译成西班牙语或者英语。他说:“在翻译中我能体会到中文诗歌的许多妙处,这也能锻炼我的想象和语言能力,让我更深地体会诗的艺术美感。”

潘天乐表示,虽然自己经常在很多文化活动中朗诵自己的诗歌,但是从来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诗歌比赛。这次潘天乐在校内看到大赛的海报,他觉得机会非常难得,并将参赛视为对外公和父亲的诗歌文化志向的一种继承。

“有朝一日我想成为‘阿根廷的徐志摩’,用中文、用诗歌记录下自己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我还想写写中国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等,并把它带回阿根廷本土,让更多阿根廷人能了解、感知中国!”潘天乐说道。

俄罗斯“95后”美女诗人在两次参赛中逐步成长

巴达列娃·阿娜斯塔西亚是一个五官深邃、棱角分明的“95后”俄罗斯姑娘,中文名“唐曦兰”。

唐曦兰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城市——梁赞。2013年高中毕业后,唐曦兰对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吉林长春学了一年汉语,随后被浙江理工大学中文系录取。目前,她已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学理论研二学生。

唐曦兰在读中文系的时候,学习了很多中国古代与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她爱中国、爱中国的文学、更爱写诗,她喜欢在诗歌里思念故乡,在诗歌里诉说梦想。

为了锻炼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唐曦兰经常主动向中国的诗人请教。她说参加诗歌比赛是展示自己和向优秀的诗歌写作者学习的好机会,当看到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面向全球所有高校学生征稿时,她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

早在2017年,唐曦兰就已经参加了第三届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这次是她第二次报名参赛。“无论我的作品最后有没有获奖,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读到那么多出色的作品。期待我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

海外中国学子寻根之旅:华语诗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记者了解到,一个多月以来,组委会已收到超过1.3万封投稿,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纷纷参与。其中,在海外的中国学子将之视为一趟“寻根之旅”。

王旌阳是一名康奈尔大学的理工科博士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并且计划毕业后去斯坦福读博士后。王旌阳从小对汉字很感兴趣,经常翻阅古汉语字典,到了初中阶段就开始写诗。他说:“因为专业的缘故,我身边的诗歌爱好者不多。参加华语短诗大赛后,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龄人愿意写诗、读诗。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和国内的优秀诗人们交流切磋。”

本科就已经出国的他,在海外生活已近10年,王旌阳曾参加第三届短诗大赛投稿,他说,短诗大赛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对于中文诗歌推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卢修远目前在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传播与媒体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卢修远表示,也许整个文学创作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诗歌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短诗大赛可以让更多同龄人投入到诗歌写作中来。也许很多人的创作还不够成熟,但大赛引领的创作风潮可以让新一代写作者关注诗歌、理解诗歌、着手创作诗歌,这对当代诗歌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王皓是一名在南澳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本季短诗大赛是他第一次“试水”,没想到就入围了。“写诗就像不停地向宇宙发送信号,入围比赛就像有个微弱的信号穿过大气层给了一个回应,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声光影,多角度呈现诗词之美

本届华语短诗大赛首次对主题进行了细致划分,包含“旅、家、国、爱、景、情、思”七大主题,让短诗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立体。

大赛依托多种媒介形式帮助大众赏析诗歌作品。除了每天通过微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和微信“全球华语短诗大赛”上进行“文学类作品入围直播模式”更新外,新增入围评委点评环节,并借助大学生原创插画、音频、文字来呈现诗歌文化之美,拉近诗歌与读者的距离,给作者、评委、读者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给予诗歌更深刻的解读。

赛事平台中,既可以欣赏到新鲜出炉的每期新作,也能从评委的鉴赏点评中一起感受校园“诗意”,还能听到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并看到精心绘制的插图,立体化见证这个时代里跳动着的“诗心”,了解当代学子如何用笔触书写对个人和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

组委会还在新浪微博、腾讯微视和喜马拉雅开设了赛事专题文字、视频、音频展示平台,除了让诗歌创作者拥有一个更立体的展示舞台,也给爱诗的人们更多元化的展现自我,构建读诗、品诗、写诗、赛诗的完整生态,让青年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赋予诗歌文化以全新的魅力。

 - Tips - 

本季大赛还在继续征稿中,征稿时间截至5月31日。征稿期间在大赛官方微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和官方微信“华语短诗大赛”实时同步直播入围作品。

征稿结束后,大赛将进入初评阶段,由来自全国高校的47名诗歌爱好者对所有入围作品进行晋级评分。复评、终评阶段将邀请国内权威诗刊总编、高校资深学者、知名诗人、网络媒体人等专业人士构成,最终产生的获奖作品将集结出版。

/ 加时彩蛋:部分短诗赏读 /

△ 回忆里的乡

(唐曦兰)

在江南细雨的日子里,

我回忆着过去:

那些寂静树叶的丝鸣,

那些我熟悉的老庄房。

七月的风轻轻吹动哟,

围绕着我回忆的碎片,

仙境般的村舍里,

袅袅炊烟从远方升起。

日落前含羞般的光芒,

射入了赤红的云彩,

在微风温情的爱抚下,

充盈分散的夕露……

这些是我童年的幻景,

远处在呼唤我的名字。

窗外的细雨绵绵无尽,

窗内的家人情思缠绵。


△ 

(王旌阳)

从绝对意义上讲 万物皆不可言说

故此我们保持沉默

在那如铅沉默中 有名者终将消弭

无名者始终无名

长如一个错音 而短如一场战争

罪被播撒 罪被遗忘

一半正在死去 另一半即将出生

余下的把脊背弓起

父亲 兄弟 母亲 妻子 丈夫 女儿

他们以相同的姿态

化为一个名词 或是一个动词

抑或一个形容词

我们唯有以沉默 去撬动沉默——

以唯一共有的姿态


△ 消逝:绿皮2667

(卢修远)

我知道你看到的

是秋天的正面,

冷杉,雪松,车窗外倒退的白桦林

夜幕下行色匆匆的齐齐哈尔站

大兴安岭深处辽阔的加格达奇

连贯的山峦银河璀璨

风起时,初雪降临

你知道我怀念的

是冬天的背面,

绿皮,煤炭,车厢尽头的暖水瓶

霓虹散落空空旷旷的图强站

缓慢靠近国境的额尔古纳河

中断的铁轨大雪纷飞

雪止后,北斗孤清


△ 奇遇

(王皓)

他见过凌晨三点的路灯把积水冻成冰

日出之前的乌云下了一场蓝色的雨

傍晚时成群结队的螃蟹一个接一个跳进海里

还有从沙漠里跃出又坠入沙海的鲸鱼

春天刚过,本该是夏天,却又下起了雪夹雨

旅人问他还有什么想见还没见过的奇遇

如果在实现他一个愿望

他想变成星星,住进陌生人的眼睛里

一辈子只能发光,却无法言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