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精神的青年传承者——陈研博:从普通信贷员到保险事业新赛道 1年半送出保障超5000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颖婕/文 受访者/图 常鑫/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青春语录】青春就是敢做、敢拼、趁年轻。
一年半前,他是银行的一位普通信贷员;一年半后,他华丽转身,成为保险业领航人。他叫陈研博,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热爱保险行业的他,已为身边人送出保障累计5100万元。
从事银行信贷工作七年的陈研博,在许多人眼中,有着一份不错的“铁饭碗”工作。但陈研博明白,这种单一模式下的工作,缺乏活力,职业发展空间不足,更不能让自我实现提升,“唯有创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不变主题,而不断成长更是人生永恒的追求。”陈研博想要主动改变,因为与时俱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不负光阴不负卿。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研博认识了年近60岁的保险资深从业人王哲明,她的一席话打开了陈研博闭塞的心扉。“她告诉了我保险行业晋升通道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只要你肯干、能干,梦想都有机会实现。”
这一番交流,让陈研博对自己的职业道路看到了新希望。可是,他对保险业的认识仅停留在车险和人寿保险这种简单的思维层面上。他开始研读各类行业书籍,掌握更多的行业资讯,“我有意识地去学习保险这项新技能,我也清晰地意识到,如今的保险公司,例如平安,已经发展成为多种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业务不仅包含我现在所从事的银行信贷,更涵盖了保险、证券等业务,公司的佣金制度、晋升制度更是透明公正,使我触动很深。”
马云曾说:“别以为自己有本事,没有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换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和个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没有强大的平台让你发展,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经过深思熟虑,陈研博毅然决定做职业的转型,加入保险团队,从新出发,再创事业新高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在真正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后,陈研博渐渐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思想偶时也会遇到瓶颈。“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通过平安的在职培训帮助我答疑解惑。平安优才们成功的案例让我心潮澎湃,他们的精神和经验值得借鉴,让我豁然开朗。而我坚信,在前人的启发中,我也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陈研博感慨,每一次交流学习,都是自我的升华、蜕变与进步。
坚韧、执着、认真、努力,陈研博在加入平安人寿后仅用1年多的时间,已蝉联四次入围优才代言人。这既是对他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最大的嘉奖。
俗话说得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的陈研博已经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他希望将生命的关爱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前不久,他刚增员了两位澳大利亚留学归国的学子。“他们加盟平安,也正是看到了在平安‘创业’,能闯出自己事业的平台和前景,这也是对我个人成绩的认可。”
对于未来,陈研博一直在思考,虽然目前的保险业模式已逐渐成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要与时俱进,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一起创造新辉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颖婕/文 受访者/图 常鑫/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